罗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红注射液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考察丹红注射液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术前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注射液210 ml,对照组术前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T1)、手术后1 d(T2)、手术后4 d(T3)与手术后7 d(T4)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质量浓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T1比较,两组患者在T2、T3、T4时hs-CRP的质量浓度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T2、T3、T4时hs-CRP的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与术后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肺功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房颤发生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治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胡国智罗萍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超敏C反应蛋白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炎症反应
-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均比对照组的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显著。
- 罗萍
-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 2022年
-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浆型脑钠肽(BN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醛固酮(AL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5.031,P=0.025);治疗6个月后,2组MMP-9、BNP、AL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Sd、LVEDd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升高/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窦性心律过缓等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用药方案既有效又安全可靠,利于调节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改善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保障用药安全。
- 罗萍
- 关键词: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方案厄贝沙坦胺碘酮
- 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房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0.2 g,口服,每日3次,1周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调整剂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术前用药1周,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房颤发生率,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P波离散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恢复至同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P波离散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控制左心房内径、维持窦性心律、控制房颤,且安全性较好。
- 胡国智罗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房颤胺碘酮阿托伐他汀
-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研究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客观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3%(33/35)比74.3%(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1%(6/35)比42.9%(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循环或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在非体外循环下患者疗效更佳,既可做到创伤小、安全性高,又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 胡国智罗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
- 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38例老年(≥60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入院的76例年龄<60岁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和既往史等一般资料,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等实验室指标,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假腔血栓率、胸腔积液率、心包积液率等影像学指标,以及住院用药(利尿剂、硝酸酯类、硝普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手术干预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饮酒比例低于对照组,年龄、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左室舒张期末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干预率和术后急性肝衰竭、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院内全因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症多,院内病死率高,预后差,故应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预后。
- 胡国智肖红艳罗萍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老年人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术后新发房颤的120例患者作为房颤组,无新发房颤的110例患者作为非房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心脏结构及功能和术前影响手术的相关因素与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组患者的收缩期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比例与非房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期左房内径(OR=1.226,95%CI 1.105~1.361,P=0.0001)、体重指数(OR=2.537,95%CI 1.350~4.769,P=0.0038)和舒张压(OR=1.061,95%CI 1.022~1.101,P=0.0019)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收缩期左房内径、体重指数和舒张压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胡国智罗萍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心房内径
- 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研究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来该医院诊断、治疗的153例心脏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采用该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采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对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干预。结果153例患者中126例围术期伴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占82.9%;118例患者围术期伴有担忧焦虑等心理,占77.6%;96例患者围术期伴有自卑抑郁等心理,占63.2%;心脏手术患评分为(4.34±1.01)分、SAS评分为(4.09±0.07)分(P<0.05)。结论心脏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围术期心理波动较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胡国智罗萍
- 关键词:心脏手术围术期心理状态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