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宁波

作品数:23 被引量:181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地震
  • 7篇地震灾区
  • 7篇心理健康
  • 7篇灾区
  • 7篇震灾
  • 6篇心理
  • 5篇应激
  • 5篇应激障碍
  • 5篇教育
  • 5篇教师
  • 5篇创伤
  • 5篇创伤后
  • 5篇创伤后应激
  • 5篇创伤后应激障...
  • 4篇学生心理
  • 4篇生心
  • 4篇师生
  • 4篇课程
  • 3篇学生心理健康
  • 3篇灾后

机构

  • 22篇四川省教育科...
  • 1篇中央教育科学...
  • 1篇四川省教育厅

作者

  • 22篇曾宁波
  • 5篇赖长春
  • 5篇刘传星
  • 1篇张彩云
  • 1篇贾贵洲
  • 1篇廖大凯

传媒

  • 7篇教育科学论坛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语文建设
  • 1篇课程.教材....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四川教育
  • 1篇中小学心理健...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今日教育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解地震极重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把握灾害对教师造成的心理创伤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诊断标准,用改编的PTSD问卷对十个极重灾区的3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灾区教师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警觉性、长期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指标上症状明显,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较为严重。对此应从提高认识、建全机制、分层进行、全员培训、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入手,开展心理援助,重建教师精神家园。
曾宁波赖长春
关键词: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
“4·20”芦山地震灾区师生心理援助经验及后续建议
2013年
没有一次灾难不是以人类的进步作为补偿。从汶川到芦山,四川教育系统,在此次考验面前,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帮助师生摆脱地震灾害造成的心理阴影,重塑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议后续心理援助工作要重视对心理受创教师(校长)开展康复培训;学校要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曾宁波
关键词:师生心理
“初中数学心理启导教学法”实验简介
1995年
通江县中学张晓斌老师从1986的开始,根据山区学生的实际;进行了教法改革实验,1989年该实验被定为地、县、校三级共管项目.又经过三年的不断完善,于1992的7月通过结题鉴定.1994年荣获四川省第二届普教优秀教改经验成果三等奖.
曾宁波
关键词: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启导教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被引量:72
2003年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教学行为转变为教师的实践,是一场持久的、复杂的攻坚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原有的教研制度在教研理念、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性。因此,重树教研新理念,发展、丰富和完善现行中小学的教研功能和教研方式,构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学习型学校教研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曾宁波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教师专业发展
“5.12”地震灾后四川教育重建振兴研究报告
2009年
灾后教育重建振兴,事关四川发展全局,事关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灾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推动灾后教育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教育优先、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示范区,把灾区学校建设成为“管理一流、师资一流、
吉文昌曾宁波赖长春贾贵洲
关键词:教育重建灾后地震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优先
切实给学生发展以生命关怀——四川省地方课程《生活·生命与安全》(1—6年级)教材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编辑视角】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读本,研读教材能够帮助教师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因此本期特从三个视角关注教材研读:教材编写者深度解读教材,教师多方面研究教材,学生精读内化教材。
曾宁波
关键词:教材解读生命关怀地方课程年级
四川省藏区“9+3”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兼与普通高中学生之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为把握四川藏区"9+3"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课题组通过对8个市(州)12所藏区"9+3"任务学校专题调研,发现"9+3"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心理问题总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略高于普通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高于我省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和主观幸福感受到性别、乡镇、年级、民族等人口学变量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藏区"9+3"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曾宁波刘传星廖大凯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
四川省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被引量:3
2015年
为把握全省中小学师生,尤其是地震灾区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课题组对全省10个市(州)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个别症状检出率较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和谐程度偏低,职业倦怠较普遍;灾区师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程度总体较低,但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较2009年升高,某些单项指标症状依旧明显。建议进一步加大地震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曾宁波刘传星
关键词:师生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奠基学生幸福人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导论部分解读
2013年
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宁波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生心理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导论
“灾后师资重建”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009年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省的基础教育事业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就教师而言,四川省18个重灾县(市、区)受灾的专任教师33600余人,占全省教师总数的5.18%;53个次重灾县(市、区)受灾的专任教师208229人,占全省学校教师总数的32.11%。二者合计241800余人,占全省学校教师总数的37.21%。
曾宁波赖长春
关键词:专任教师师资灾后基础教育事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