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永莲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治疗小儿
  • 2篇小儿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儿童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听力
  • 1篇血清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疫苗
  • 1篇婴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生长激素
  • 1篇筛查结果
  • 1篇神经因子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长激素缺乏
  • 1篇生长激素缺乏...
  • 1篇生长激素治疗

机构

  • 6篇广元市妇幼保...
  • 2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广元妇幼保健...

作者

  • 7篇白永莲
  • 3篇孙武
  • 2篇黄丽敏
  • 1篇余涛
  • 1篇田勇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3岁内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探讨可能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3岁内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483例可疑维生素D缺乏的3岁内儿童根据年龄分为0~12个月组(n=275),13~24个月组(n=136),25~36个月组(n=72),对比三组儿童佝偻病发病率,分析佝偻病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0~12个月组患病率为50.5%,13~24个月组患病率为39.7%,25~36个月组患病率为23.6%,三组比较0~12个月组患病率高于13~24个月组,而13~24个月组患病率高于25~36个月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12个月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率为50.5%(139/275),13-24个月组为39.7%(54/136),25~36个月组为23.6%(17/7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儿童佝偻病主要症状与体征为方颅、肋膈沟,发病率45.7%,其次为单纯神经精神症状及枕秃,发病率21.4%,第三为方颅、肋膈沟合并鸡胸、肋串珠,发病率16.7%;母亲孕期营养状况、出生体重、孕周、双胎、喂养方式、正常添加辅食、合理补充维生素D、光照时间、营养不良、肥胖、晒照皮肤面积、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留守儿童、母亲文化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病重在预防,而了解其影响因素对于针对性的早期诊断和干预,降低佝偻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田勇白永莲刘曌霞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影响因素
60μg乙肝疫苗用于无应答人群接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60μg乙肝疫苗用于无应答人群接种的疗效。方法:将经常规剂量和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后,查血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的无应答人群病例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上1年同期56例无应答人群病例设为对照组。观察60μg乙肝疫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07%),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60μg乙肝疫苗能刺激无应答人群的机体产生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
白永莲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骨密度及维生素A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骨密度、维生素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6年来我院体检的婴儿120例,根据不同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比较三组婴儿1、3、6月的身长、头围、体质量、骨密度,6月时的维生素A及6月内的患病率。结果:三组婴儿1、3、6月内身长、体质量及头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3月时,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骨密度与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时,混合喂养组婴儿的骨密度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P<0.05),人工喂养组显著低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时,母乳喂养组的维生素A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6月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混合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P<0.05)。结论:6个月前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体格发育无明显影响,而6个月左右母乳喂养的婴儿骨密度及维生素A含量均低于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的患病率,6个月内应提倡母乳喂养。
孙武余涛白永莲谢邻黄丽敏
关键词:母乳喂养骨密度维生素A发病率
95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进性分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听力损失小儿。方法:选择在我院出生和来我院儿保门诊的新生儿950例,采用耳声发射检测仪(TED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确诊。结果: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89.89%,复筛通过率90.62%。其中2例接受ABR测试者诊断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1‰。结论:推广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小儿,早期给予干预措施,有利于婴幼儿语言的健康发育。
白永莲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
小牛血清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因子联合小牛血清对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元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20μg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加2 m 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隔日1次,10 d为1疗程,间隔10 d,共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20 m L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加200~300 m L 5%葡萄糖,静脉滴注,每天1次,20 d为1疗程,间隔10 d,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DQ)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D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的DQ评分均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因子联合小牛血清对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较好,能提高患儿发育商评分,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孙武白永莲谢邻
关键词:小牛血清脑性瘫痪
赖氨酸维B_(12)颗粒联合复方四维亚铁散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赖氨酸维B12颗粒联合复方四维亚铁散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个月~3岁患缺铁性贫血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赖氨酸维B12颗粒和复方四维亚铁散,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饮食指导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血常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常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赖氨酸维B12颗粒联合复方四维亚铁散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永莲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皮下注射rhGH)和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生长速度、身高、体质量和骨龄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骨转换(Ost和ICTP)与生长因子(IGF-1和IGFBP-3)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骨转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生长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儿出现2例镜下血尿,停药14d后消失,所有患儿未出现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rhGH治疗儿童GHD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孙武黄丽敏白永莲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症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