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2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9篇细胞
  • 8篇内皮
  • 7篇血管
  • 7篇内皮细胞
  • 5篇动脉硬化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细胞
  • 5篇闭塞症
  • 4篇血栓
  • 4篇缺血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肝素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性
  • 3篇下肢
  • 3篇川芎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刘春华
  • 14篇李尚珠
  • 12篇黄平平
  • 10篇钱冠清
  • 9篇李君凡
  • 6篇付仁敏
  • 4篇刘会齐
  • 4篇徐秀强
  • 3篇韩忠朝
  • 3篇王书桂
  • 3篇刘晓辉
  • 3篇吴立华
  • 2篇郑亚丽
  • 2篇郑亚丽
  • 2篇徐宁
  • 2篇胡依民
  • 1篇吴立华
  • 1篇蓝海峰
  • 1篇杨仁池
  • 1篇郑雅丽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全国第五届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被引量:183
2003年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严重ASO患者 1例 ,予rhG CSF 30 0 μg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第 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 ,配成干细胞混悬液。将干细胞混悬液肌肉注射进行双下肢移植 (3× 10 9细胞 肢 )。 4 4d后给病情较重的左下肢第 2次移植相同的细胞数。观察 3个月 ,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 ,患者疼痛、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溃疡明显好转 ,左右足踝压指数 (ABI)分别由 0 .4 9,0 .6 9升为 0 .5 0 ,0 .85。移植后 1个月末梢血流波幅 [(11.90± 10 .95 )mm]和激光多谱勒扫描血流灌注量 [(0 .4 9± 0 .16 )PU]较移植前 [分别为 (1.70± 1.95 )mm ,(0 2 7± 0 .0 8)PU]显著改善 (P <0 .0 1)。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 (评分结果为 3)。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O患者 ,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黄平平李尚珠韩明哲肖志坚杨仁池邱录贵钱冠清付仁敏郑亚丽刘春华徐秀强李君凡韩忠朝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观察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肝素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64例被引量:5
2004年
黄平平韩忠朝李尚珠刘春华
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肝素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从2003年4月-2004年12月.笔者观察了运用红花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38例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观察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一般资料入选38例患者均为诊断明确的ASO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为49~75岁。平均(64.3~10.7)岁:病程为3个月~13a不等,平均(14.6~3.8)个月。
李君凡李尚珠郑雅丽黄平平刘春华付仁敏
关键词:血府逐瘀胶囊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观察
灯盏细辛肝素并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并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 ,并研究其对有关血液流动试验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别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并肝素(治疗组 33例 )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并肝素 (对照组 32例 )治疗 ,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前后对照检查有关血液流动试验。结果 :治疗组是显效 15例 (4 5 .4 5 % ) ,良好 10例 (30 .30 % ) ,改善 7例 (2 1.2 1% ) ,无效 1例 (3.0 3% ) ;对照组评分分析结果是显效 8例 (2 5 .0 % ) ,良好 9例 (2 8.13% ) ,改善 13例 (4 0 .6 3% ) ,无效 2例 (6 .2 5 % ) ;经Ridit分析法处理 (u =2 .0 0 1) ,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 8例合并溃疡 ,治疗后 ,4例愈合 ,1例干燥结痂 ,2例好转 ,1例无效 ;对照组有 7例合并溃疡 ,治疗后 ,2例愈合 ,2例干燥结痂 ,1例好转 ,2例无效。治疗组治疗前后肢体冷感指数分别是 3.394± 0 .6 5 9和 1.4 5 5± 1.12 1(P <0 .0 1) ;肢体疼痛指数分别是 2 .970± 0 .810和 1.5 4 5± 1.14 8(P <0 .0 1) ;间歇性跛行指数分别是 3.6 97± 0 .5 2 9和 1.333± 1.16 4 (P <0 .0 1) ;PVL末稍血流指数分别是 3.0 6 1± 0 .933和 1.6 0 6± 1.2 73(P <0 .0 1) ;
黄平平韩忠朝李尚珠刘春华徐秀强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灯盏细辛血液流动
轻度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功能影响及其机理初探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轻度修饰LDL (MM -LDL)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与人类单核细胞系U937粘附功能及其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计数法观察经MM -LDL作用的HUVEC与U937细胞的粘附率 ;用ELISA方法检测MM -LDL作用后HUVEC膜表面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VCAM - 1)、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及P选择素 (P -selectin)的表达。结果 :MM -LDL(75mg/L)作用HUVEC 4h后 ,其对U937细胞粘附率明显增加 (P <0 0 1) ,HUVEC膜表面未见VCAM - 1,ICAM - 1,P -selectin表达上调 ,作为阳性对照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TNFα) 5 0 μg/L可显著诱导以上 3种粘附分子表达。延长MM -LDL与HUVEC作用时间至 18h可诱导产生P -selectin表达 ,对VCAM - 1表达无影响。结论 :MM -LDL诱导的HUVEC与U937粘附不是通过ICAM - 1、VCAM - 1介导的 ,P
刘春华钱冠清刘会齐刘晓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症93例疗效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李君凡李尚珠黄平平刘春华付仁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骨髓抗体
不同有害因素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及NFκB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探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AS)的一些有害因素作用脐静脉内皮细胞后 ,对单核细胞粘附率、VEC的白细胞粘附分子VCAM 1、ICAM 1及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 ,为阐明不同有害因素在AS早期发病机制中作用与机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细胞计数法测粘附率 ,细胞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粘附分子表达及NFκB活化 ,原位杂交法测VCAM 1mRNA ;结果显示 ,mmLDL、rTNFα均能明显增加U937细胞的粘附 ,粘附百分率分别为对照组的 7倍和 9 2倍 ,rTNFα可使内皮细胞的VCAM 1、ICAM 1和P selectin表达显著上调 ,但mmLDL没有相似的作用 ;VEC在流体低剪切振荡流的作用下 ,明显上调VCAM 1mRNA及VCAM 1的表达 ,mmLDL、rTNFα和低剪切振荡流作用后 ,均可增加内皮细胞NFκB亚单位P6
钱冠清刘会齐刘春华刘晓辉吴其夏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转录因子低密度脂蛋白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二例
本文介绍了2例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病例。其中一例有家族病史,另一例多次并发肺栓塞。文中对本病进行文献复习,介绍了本病的遗传方式、临床类型、临床特点及防治原则。
李尚珠刘春华李君凡蓝海峰
关键词:缺陷症APC凝血因子肺栓塞正常参考值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水平以及同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VCAM - 1水平 ,同时检测其它免疫学指标。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sVCAM - 1水平高于稳定期和健康人 ,抗双链DNA抗体 (抗ds-DNA抗体 )阳性者或伴狼疮性肾炎病人更高 ;sVCAM - 1水平与血沉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sVCAM - 1可以作为SLE活动和严重程度的血清学参数 ,SLE发病可能与自身抗体ds -DNA使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
刘春华李尚珠徐秀强李君凡李军钱冠清
关键词:红斑狼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内皮血管
溶栓配合肝素间歇疗法治疗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急性期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急性期治疗不当,大多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治疗十分困难。有的终身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2005年开始,我们采用溶栓配合小剂量肝素间歇...
李尚珠黄平平郑亚丽吴立华刘春华李君凡胡依民徐宁
关键词:间歇疗法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抗凝治疗肝素钙口服抗凝剂彩色多普勒检查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