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广明 作品数:8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状态,并分析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189例,提取DNA后,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技术(ARMS)检测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的突变状态,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为49.7%,2号外显子突变最常见;NRAS基因突变率为3.7%;BRAF基因突变率为4.2%;PIK3CA基因突变率为2.6%;PIK3CA基因突变者均与KRAS存在共同突变;近端结肠癌患者KRAS突变率显著高于远端结肠癌患者(P=0.048);无神经束侵犯结肠癌患者NRAS突变率显著高于有神经束侵犯患者(P=0.001);肿瘤浸润深度T4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浸润深度为T1~T3的患者(P=0.029);低分化肿瘤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肿瘤患者(P=0.023)。结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KRAS、NRAS和BRAF突变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 林志坚 徐韫健 温广明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比较CSPO和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效果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ISR组31例与CSPO组32例,ISR组予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CSPO组予适形切除保肛术治疗,记录与随访患者的近期与远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保肛,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无差异(P>0.05),CSPO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SR组(P<0.05)。CSPO组的术后7 d的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ISR组的29.0%(P<0.05)。CSPO组术后1 d、3 d、7 d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都明显少于ISR组(P<0.05)。ISR组术后3个月的满意度为80.6%,明显低于CSPO组100.0%(P<0.05)。结论:相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适形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有效抑制血清PCT与hs-CRP的表达,具有很好的保肛效果,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持续提高患者的随访生存率。 温广明 王荣昌 黄炯强 詹高房 陈劲松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月期间行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7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23例行腔镜辅助经肛内镜手术(经肛内镜组),20例行开放手术(开放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分别采用Wexner和徐忠法评分法评估各组术后肛门功能。结果:与开放组及腹腔镜组比较,经肛内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但手术时间延长(均P<0.05)。术后1个月,经肛内镜组Wexner评分分值、徐忠法评分优良率均低于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均P<0.05),但术后3、6、12个月,3组间两种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放及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比较,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短期肛门功能恢复差,但后期无明显差别,且微创、恢复快。 叶志伟 陈远光 胡明 雷建 黄炯强 柯传烽 李智宇 温广明关键词:直肠肿瘤 肛管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联合胸腔镜一期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双镜)一期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结直肠癌同时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进行了双镜一期手术切除(双镜手术组),术后接受化疗;其余18例仅接受全身化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双镜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双镜手术组患者原发性病灶及肺转移灶均达到R0切除。双镜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3%、44.4%(P=0.028)和52.3%、22.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肺转移瘤数量(P=0.002)及纵膈淋巴结阳性(P<0.001)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病理类型、T分期,肺转移瘤大小、切除方式,手术前CEA水平,化疗方案均与其术后生存时间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肺转移瘤数量(P=0.005)、纵膈淋巴结转移(P=0.006)是患者术后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结直肠癌肺转移双镜一期手术切除可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肺转移瘤数量及有无纵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温广明 陈远光 胡明 黄炯强 雷建 叶志伟 何建行 殷伟强NCCN指南结合MDT模式在住培学员结直肠癌诊疗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住培学员结直肠癌诊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7月—2021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住培的139名学员,其中2017年7月—2020年6月的住培学员69名(对照组),2020年7月—2021年12月的住培学员70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组)。对照组给予NCCN指南的常规结直肠癌诊疗教学,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组在对照组教学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结直肠癌诊疗教学,两组教学时间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组的自我动机信念、任务分析、自我监控及调节、自我评价等自我学习能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前后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都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组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氛围的满意度为100%、100%、9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6%、81.61%、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CN指南结合MDT模式在住培学员结直肠癌诊疗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也可提高学员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提高住培学员的满意度。 温广明 黄炯强关键词:结直肠癌 自我学习能力 结直肠癌肺转移双镜一期切除疗效及预后因素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5%~15%会出现肺转移,仅次于肝转移。对于结直肠癌肺转移,常规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疗效不佳,部分能够切除者予以手术疗效有所提高,但是文献报告多为二期切除,并以开放手术居... 温广明关键词:结直肠癌 肺转移 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直肠癌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成功行腹腔镜辅助taTME的29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全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8.6岁。手术均由经腹、经肛同时或序贯进行操作。记录和分析病理学和围手期情况,并通过随访观察远期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调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应用Kaplan 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9例患者术中出血量20~200(75.9±9.5)ml;手术时间165~280(223.6±4.1)min。术中清扫淋巴结(22.3±2.0)枚,病理标本长度为(13.1±0.6)cm,肿瘤下缘距远端切缘的距离为(2.9±0.2)cm。26例直肠系膜完整,3例近完整;环周切缘阳性者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6(22~91)个月,局部复发率为10.3%(3/29),远处转移率为20.7%(6/29);3年总体生存率为96.6%,3年无病生存率为83.2%,5年总体生存率为87.6%,5年无病生存率为79.6%。随访过程中均无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状况良好。 张大朝 陈远光 胡明 黄炯强 夏同义 叶志伟 温广明 詹高房 雷建 曾毅克 陈劲松 柯传烽关键词:直肠肿瘤 腹腔镜 结直肠癌经肛切除或取出标本手术的腹腔污染 2022年 了解结直肠癌经肛切除或取出标本手术的腹腔污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因结直肠癌经肛切除或取出标本患者术中腹腔冲洗前、冲洗后冲洗液以及直肠腔内细菌培养结果及术后感染发生。结果 38例患者的腹腔冲洗前、冲洗后以及直肠腔内细菌培养结果均呈阳性,共有16种细菌,阳性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两种种细菌,均为直肠内常见菌种;3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现腹/盆腔感染或脓肿。结论 结直肠癌经肛切除或取出标本有腹腔污染,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两种细菌为常见菌种,但经冲洗后可无感染。 温广明 王荣昌 陈劲松 詹高房 陈远光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