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春健

作品数:22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生物油
  • 7篇制取
  • 6篇热裂解
  • 6篇裂解
  • 5篇生物质
  • 4篇反应器
  • 3篇流化床反应器
  • 3篇木屑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地方高校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生物燃油
  • 2篇数据采集
  • 2篇数据采集控制
  • 2篇数据采集控制...
  • 2篇甜高粱
  • 2篇甜高粱茎秆
  • 2篇气体
  • 2篇热分析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2篇邓春健
  • 13篇刘荣厚
  • 6篇蔡均猛
  • 5篇吴汉靓
  • 5篇黄彩霞
  • 5篇胡斌
  • 3篇王远远
  • 3篇梅晓岩
  • 3篇沈飞
  • 2篇颜流水
  • 2篇周丹
  • 2篇陈天举
  • 1篇舒红英
  • 1篇邢秋菊
  • 1篇刘崇波
  • 1篇栾敬德
  • 1篇张爱琴
  • 1篇陈燕清
  • 1篇黄伟
  • 1篇邓芳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江西化工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2007中国...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2006中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类型、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生物油特性、生物油的精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刘荣厚蔡均猛邓春健梅晓岩沈飞吴汉靓王远远黄彩霞
关键词:生物油生物质能热裂解反应器
文献传递
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精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8年
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的高含氧量、低热值和化学不稳定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油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对生物油进行精制,以改善生物油的品质。该文从催化加氢、催化裂解、气相催化、水蒸气重整和乳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生物油精制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生物油精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生物油的应用提供参考。
刘荣厚黄彩霞蔡均猛邓春健
关键词:生物油热裂解精制催化
榆木木屑慢速热裂解过程中气体的逸出规律
2010年
为掌握榆木木屑的热裂解特性,该文利用热分析/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榆木木屑在20℃/min升温速率下的慢速热裂解过程。主要探讨了水蒸汽、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7种小分子气体在慢速热裂解过程中的逸出规律。气体逸出和失重主要发生在升温阶段,恒温温度越高,气体越容易逸出。在榆木木屑加热至380℃和480℃并恒温1.5h的过程中,所有逸出气体峰值对应的温度约为350℃。通过计算质谱图中逸出气体的峰面积,比较了7种逸出气体的相对体积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汽、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水蒸汽相对含量超过50%,而氢气、甲烷、乙烷和丙烯在逸出气体中含量较低。
邓春健刘荣厚
关键词:木屑热裂解气体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思考与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针对《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从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网络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献检索技能。
胡斌朱琳周丹邓春健
关键词:地方高校化学化工教学探讨
木屑快速热裂解生物油特性及其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该文以杨木木屑快速热裂解制取的生物油为原料,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研究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同时和甜高粱茎秆残渣热裂解生物油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屑生物油含水率较低(25.01%),热值较高(20.62MJ/kg),常温下运动黏度为3.44mm2/s,密度、灰分含量和残炭值分别为1072kg/m3,0.305%,12.74%,且呈明显的酸性(pH=3.07)。随着温度的升高(25~100℃),木屑生物油运动黏度明显降低。木屑生物油的较低含水率和较高热值,使其在应用方面优于甜高粱茎秆残渣生物油。然而,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上不同位置的吸收峰可以判断木屑生物油含有多种官能团,实际应用之前需要进一步的精制。
吴汉靓刘荣厚邓春健
关键词:理化性质热裂解生物油水分含量木屑
甜高粱茎秆残渣热裂解过程及其生物油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阐述了流化床反应器热裂解过程,以甜高粱茎秆残渣为生物质原料,在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快速热裂解试验,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产生的生物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00℃条件下的生物油产油率较高,为57%;生物油含有多种官能团和有机成分,主要有醇、酚、醚、酯及芳香烃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吴汉靓刘荣厚邓春健
关键词:流化床生物油化学成分FTIR
EDTA和EDTA+CA浸出电镀污泥中铜的动力学被引量:3
2022年
采用EDTA和EDTA+柠檬酸(CA)两种浸出剂浸出电镀污泥中金属铜,重点研究了EDTA浓度、EDTA+CA中CA的比例、温度对金属铜浸出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EDTA浓度70 mmol/L、温度55℃、浸出时间3 h的条件下对铜的浸出率达到了80.61%,而70 mmol/L EDTA+10 mmol/L CA、温度55℃、浸出时间3 h的条件下对铜的浸出率为90.32%。浸出过程可用Avrami方程加以描述,EDTA和EDTA+CA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3.00、45.74 kJ/mol,浸出均属于混合控制且以表面化学控制为主导。
邓迪邓春健刘婷婷薛丁乾邬嘉仪
关键词:EDTA电镀污泥浸出动力学
思政融入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25年
实验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南昌航空大学应用化学系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在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完善评价方式和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实验教学和德育培养的有机融合。该课程改革和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胡斌邢秋菊童永芬邓春健周丹余美花
关键词:应用化学创新创业
高性能气凝胶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电磁波吸收材料是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类功能材料。随着5G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高功率电子设备的普及,电磁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空气、水、噪声污染的第4大污染。因此,开发实用有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成为当务之急。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大的传输路径等特点。气凝胶材料内部独特的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能显著降低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及优化阻抗匹配,大的传输路径能延长电磁波的传输路径,增强对电磁波衰减能力。因此,气凝胶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损耗机制(如导电损耗、极化损耗、涡流损耗等),以及气凝胶的常规合成策略(如冷冻干燥、超临界干燥、常压干燥等)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气凝胶的种类(如碳基气凝胶、陶瓷基气凝胶、磁性气凝胶),探讨了气凝胶复合材料潜在的电磁波吸收机理,最后指出了气凝胶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保温、隔热、疏水性、阻燃性等智能方面的应用潜力。尽管气凝胶材料在实验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为制备出多功能气凝胶电磁波吸收材料,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和设备。本研究旨在为高性能气凝胶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罗静园严今浠吕欣铜罗煜祺冯钊波刘崇波邓春健
关键词:气凝胶电磁波吸收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类型、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的影响因素、生物油特性、生物油的精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刘荣厚蔡均猛邓春健梅晓岩沈飞吴汉靓王远远黄彩霞
关键词:生物油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