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烃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复发性眼表上皮鳞状细胞癌诊疗1例
- 2025年
- 患者男,66岁,因右眼角结膜肿物切除1年再复发于2019年5月15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发现右眼新生物5年余,2016年3月于当地医院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术,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2年肿物复发,就诊于省会三甲医院,病历记录:可见右眼颞侧粉红色结膜新生物,大小约5 mm×10 mm,侵及角膜(7:00~10:00方向约2 mm,5:00~7:00方向约1 mm),表面布满新生血管,其内隐约可见黄白色点状物。
- 李斯言赵明威李方烃张钦
- 关键词:病历记录翼状胬肉切除术眼表组织病理学检查复发性
- 标记角膜内皮环钻及其操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记角膜内皮环钻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指扶部和标记刀片,标记刀片固定在指扶部的下端。标记刀片,从标记刀片上面观,一侧沿顺时针方向向内凹陷,后向外突出,形成标记刀片标记部,标记部向内凹陷部分与向外突出部分沿标记部...
- 李方烃
- 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刀部,包括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标记部,下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径向延伸的隆起标记线,标记线中心轴与标记部圆柱体中心轴重...
- 李方烃金恩忠张钦
-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角膜穿孔合并真菌性角膜炎1例
- 2024年
- 患者,女性,47岁。2022年9月患者因左眼眼痛和眼干1年余病史,近1个月余症状加重并伴视力下降,遂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诉1年前因左眼眼痛、眼干及雾状遮档,伴视力下降,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左眼角膜炎,行左眼羊膜覆盖术治疗与药物治疗(药品治疗与方法不详),术后症状有所好转。9个月前出现左眼眼前白色雾状遮挡,药物治疗后轻微缓解。1个月前再次出现左眼眼痛和眼干,症状逐渐加重,伴视力显著下降。既往2018年诊断为急性淋巴白血病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曾出现肝脏、肺部、关节及口腔等多器官排异反应,目前全身排异反应控制良好,已停用全身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 沈重成李方烃
- 关键词:角膜穿孔药品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眼痛术后症状排异反应
- 一种图像引导的幼儿眼底图像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底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引导的幼儿眼底图像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器和采集装置主体,所述控制器控制采集装置主体完成图像采集;所述采集装置主体内部设有成像模块,其作用在于提供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
- 金恩忠徐帅赵竹然张凤李方烃
- 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深度角膜标记环钻,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刀部,包括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标记部,下端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径向延伸的隆起标记线,标记线中心轴与标记部圆柱体中心轴重合,刀部...
- 李方烃金恩忠张钦
- 标记角膜内皮环钻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记角膜内皮环钻,包括指扶部和标记刀片,标记刀片固定在指扶部的下端。标记刀片,从标记刀片上面观,一侧沿顺时针方向向内凹陷,后向外突出,形成标记刀片标记部,标记部向内凹陷部分与向外突出部分沿标记部中心呈轴...
- 李方烃
- 槲皮素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槲皮素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出生后7d的小鼠放入75%的氧气环境中5d,后在空气中恢复5d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动物模型,并数字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腹腔注射丙二醇,第12~17天);B组(槲皮素20mg/kg治疗组,第12-17天)。第17天处死小鼠,取出眼球固定,行视网膜铺片并ADP酶染色,光镜下评估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情况。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HE染色)比较两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新生血管发生率为82.1%,对照组新生血管发生率为100%(P〉0.1);治疗组新生血管的严重程度钟点数均值为6.3±2.8,对照组为9.0±2.2(P〈0.01)。槲皮素治疗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为(28.0±5.1)个,对照组为(47.0±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组视网膜中VEGF含量(118.2±6.2)pg/mg,为较对照组(146.3±4.3)pg/m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槲皮素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作为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新途径。
- 陈宜李方烃孟宪芬黎晓新
- 关键词:槲皮素视网膜新生血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干燥综合征(SS)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1—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38例38眼,根据是否患有SS分为非SS(NSS)组25例25眼和SS组13例13眼,均纳入右眼数据进行研究。2个组患者均进行主观症状评分和客观临床指标评估,其中主观症状评分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患者标准眼干(SPEED)问卷和干眼问卷5(DEQ-5)评估;客观临床指标评估包括Schirmer试验Ⅰ(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眼表染色评分(OSS)、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NEI)评分、眼睑Marx线评分、无创泪膜破裂时间(NIBUT)、无创泪河高度(NITMH)、睑板腺缺失面积比、角膜上皮下神经数量、神经总长度、平均神经长度、最大神经长度、最小神经长度、神经弯曲度和树突状细胞数量。比较2个组间主观症状和临床指标差异,并进行眼部症状评分与客观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SS组OSDI量表评分、SPEED评分和DEQ-5评分分别为10.9(2.1,23.1)、4.0(2.0,7.0)和7.0(3.5,9.5)分,均明显低于NSS组的37.5(26.0,64.9)、10.5(7.0,13.0)和13.0(6.8,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3.01、-2.14,均P<0.05)。SS组TBUT长于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38)。2个组SⅠt、眼表OSS总分、眼睑Marx线评分、NIBUT、NITMH、睑板腺缺失面积比、角膜上皮下神经数量、神经总长度、平均神经长度、最大神经长度、最小神经长度、神经弯曲度和树突状细胞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S组患者相较于NSS组患者鼻侧结膜OSS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23)。NSS组患者各主观症状评分与客观临床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SS组患者SPEED评分与上睑Marx线评分呈正相关(r s=0.573,P=0.041),OSDI评分与最小神经长度呈负相关(r s=-0.606,P=0.037)。结论与体征相同的NSS干眼患者相比,SS干眼患者鼻侧结膜�
- 沈重成张钦李方烃赵明威
- 关键词:干眼干燥综合征
- 简易固定深度角膜环钻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固定深度角膜环钻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分体式设计的如下部件:刀部,包括刀部指扶部和刀片,刀片固定在刀部指扶部的下端。固定深度部,刀部与固定深度部嵌套配合,嵌套时固定深度部上端面和刀部指扶部下端接触,刀部刀片...
- 李方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