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10例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1(37例)与对照组2(37例),对照组1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对照组2采用尿沉渣法检测,观察组联合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观察3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及定量白细胞阳性率。结果对照组1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但观察组患者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及定量白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测,可提高尿常规的检测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张艳春白朝华王晓军徐丽
- 关键词:尿常规干化学法
- X线 CT和磁共振成像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分析X线、CT、磁共振成像(MRI)3种检查手段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MRI检查、CT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典型影像学表现(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的检出率,X线分别是0、52%、39%,MRI为:9%、83%、70%;CT为4%、76%、59%;X线检出率明显低于MRI、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检出率相差不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病的病变分级总检出率中,X线为48%,CT为85%,MRI为96%,在早期病变(0~Ⅱ级)的检出率中,X线为26%,CT为59%,MRI为65%,X线、CT、MRI在病变分级总检出率、0~Ⅱ级病变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Ⅲ、Ⅳ级病变检出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CT、MRI检查手段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的检出率最高,能够准确显示出病变情况,MRI更具诊断优势及应用价值。
- 杨斌徐丽赵宇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 血细胞计数影响因素分析
- 2015年
- 本文分析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发现血细胞检测结果受环境温度、放置时间、采血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检验人员在采血和检测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 张艳春白朝华徐丽
-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静脉血末梢血
- 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CT和MRI改变及其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采用CT和MRI诊断,为提高临床诊断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82例接受颅脑术治疗且出现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MRI进行诊断,对诊断准确率以及影像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显示,MRI技术、CT技术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2.92%、65.85%,相对于CT技术来说,MRI技术诊断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MRI检查早期异常、后期异常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5.36%、36.58%;CT检查早期异常、后期异常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39.02%、15.85%,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异常类型的阳性诊断率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CT技术、MRI技术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颅内感染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有着更高的确诊率,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 杨斌徐丽赵宇
- 关键词:颅内感染MRICT
-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患者中,单发病灶者28例,多发病灶者17例,病灶共68个。螺旋CT增强扫描准确率为95.59%,MRI准确率为98.53%,联合诊断准确率100.00%。2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可观察到肿瘤边缘表现为斑点状、结节状,且增强密度与大血管密度相近。MRI检查肝脏血管瘤信号改变为平扫以T 1加权像(T 1WI)低信号为主,且少数会表现出等信号,而T 2加权像(T2WI)则多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观察到病灶边缘向中央推进,瘤体完全增强为止。结论针对肝脏血管瘤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或MRI检查均具有较高准确率,而联合使用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杨斌徐丽赵宇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