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涛

作品数:33 被引量:21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5篇盆地
  • 8篇西秦岭
  • 8篇储层
  • 6篇北缘
  • 5篇地层
  • 5篇盐岩
  • 5篇秦岭北缘
  • 5篇西秦岭北缘
  • 5篇层序
  • 5篇层序地层
  • 4篇砂岩
  • 4篇塔里木盆地
  • 4篇江汉盆地
  • 4篇储层预测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油气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天津城建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 1篇恒泰艾普石油...

作者

  • 31篇赵海涛
  • 8篇郭进京
  • 7篇陈波
  • 6篇刘立峰
  • 6篇孙赞东
  • 4篇韩文峰
  • 4篇王利晓
  • 3篇韩剑发
  • 3篇刘艳
  • 3篇刘林
  • 2篇杨海军
  • 2篇韩定坤
  • 2篇张帆宇
  • 2篇童亨茂
  • 2篇张海祖
  • 2篇敬兵
  • 2篇赖志云
  • 2篇能源
  • 1篇张远银
  • 1篇张昌民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河南石油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吐哈油气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兴马地区沙三段地震相和沉积相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兴马地区沙三段重力沉积砂体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的问题,运用层序地层分析和波形分类技术,在层序格架内基于储层沉积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建立储层特征与地震波形的对应关系,较好地预测了重力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可分为3个层序,构成3个"下粗上细"的沉积旋回;在各旋回中,重力沉积砂体均表现为强振幅、中低频、中好连续反射,平面上可构成10类地震相和3个地震相区,分别对应中扇辫状沟道微相、中扇前缘微相和外扇浊积岩-湖泊相;对比各层序,层序SQ3和层序SQ2的南部地区重力沉积砂体最为发育,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赵海涛刘艳许士朝孙赞东刘立峰
关键词:储层预测波形分类辽河西部凹陷
利用随机建模技术预测裂缝分布方向——以王徐庄油田为例被引量:5
2004年
王徐庄油田是我国少有的陆相生物灰岩油气藏 ,储层为含裂缝的孔隙型生物灰岩储层。经过多年注水开发 ,先前闭合的裂缝开启形成水窜。确定连通裂缝的分布和方向对油田开发调整的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以随机建模技术为核心 ,采用三步法预测裂缝分布 ,在王徐庄油田的裂缝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陈波赵海涛
西秦岭北缘漳县含盐盆地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西秦岭北缘的漳县含盐盆地的成因、沉积环境及特征的分析,可揭示这一区域的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等信息.研究发现:①漳县地层层序的恢复对比,显示至少存在4期比较大的旋回;②某些含盐层位分布的不连续、不均匀性说明这些岩层在形成以后经受过拉张性质的构造变动;③盐盆形成于青藏高原隆升之前,且这一区域属青藏高原东北缘,其地层内部的构造几何特征在某一程度上说明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在西秦岭北缘地区的响应方式.
刘林郭进京马春田王利晓赵海涛
关键词:含盐盆地西秦岭北缘旋回沉积环境青藏高原
应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预测塔北隆起LX1区块油气有利区
2015年
塔北隆起LX1区块侏罗系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储集层埋藏深度大、钻井少,采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结合实钻资料并进行模型结构特征分析,预测研究区油气有利区。结果表明,LX1区块含油气层段存在如下特征:小时窗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相对误差较大;大时段地震数据体特征异常值存在明显异常;地震道波形存在不归零的多峰现象,波形不圆滑;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剖面表现为强结构异常。以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为基础,将LX1区块分为4种不同类型含油气性级别,并对油气有利区进行划分:Ⅰ类非常有利区面积约6.28 km2,主要分布于区块北部;Ⅱ类有利区面积约14.26 km2,主要分布于区块南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大且位于构造高部位的区域应是下一步滚动勘探的重点。
吴梅莲谢舟王景仪张海祖赵海涛冯磊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建模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展布规律十分复杂的特点,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多方面资料,在对研究区岩心观察描述、FMI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以及断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分别应用插值算法和分形模拟等方法建立2种不同尺度和规模的裂缝空间展布模型.并将建立的裂缝几何模型转化为流体动力学模型,进而建立准确的裂缝等效渗透率模型,实现了对研究区裂缝系统的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刘立峰孙赞东赵海涛能源
关键词:储层特征塔里木盆地
江汉盆地潜江组与沙市组盐间非砂岩油气藏勘探潜力对比被引量:21
2007年
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发育盐间非砂岩油气藏。江陵凹陷沙市组也沉积了一套含盐地层,但盐间非砂岩油气藏发育程度不如潜江组。沉积特征、成藏条件和成藏机制研究发现,两套含盐地层及其盐韵律特征的差异受构造环境、古气候环境控制。潜江组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强,形成补偿或欠补偿的深水沉积环境,利于有机质堆积,盐韵律特征由纯盐岩层和盐间深灰色泥岩、油页岩、含芒硝白云岩和白云岩等组成,深灰色泥岩、油页岩为有利烃源岩,含芒硝白云岩和白云岩等为有利储集层,具备形成盐间非砂岩油气藏的条件。沙市组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弱,气候干旱,形成补偿到过补偿的沉积环境,盐韵律由含膏盐岩、膏质盐岩和盐间紫色、灰色泥岩或含芒硝泥岩组成,烃源岩和储集层条件较差,但其下段上部的一套灰色盐岩、膏岩夹灰色泥岩组成的盐韵律层存在勘探潜力。
陈波肖秋苟曹卫生赵海涛
关键词:江汉盆地盐岩层勘探潜力
江陵凹陷深层储层次生孔隙非均质性成因被引量:14
2006年
在江陵凹埋深超过3000m的晚白垩纪地层发现了次生孔隙发育的砂岩储层油气藏,次生孔隙以粒间填隙物溶孔为主,但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控制了有效油气藏的形成。储层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层水pH值变化的影响,经历1-3个世界的胶结成溶蚀作用,其中在晚成岩期油气生成和运移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成岩环境对早成岩期生成的碳酸盐岩胶结物和储层中的长石矿物溶蚀,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溶孔,但随后溶孔中沉淀了不等量的硬石膏,导致了次生孔隙的非均质性。硬石膏胶结物的含 量与储层岩石中长石矿物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石英砂岩内硬石膏胶结物含量低,长石砂岩的硬石膏胶结物含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储层中长石矿物的溶解为硬石膏在乳隙中的沉淀促进了物质来源。
陈波韩定坤赵海涛赖志云
关键词:江陵凹陷次生孔隙储层非均质性
西秦岭晚白垩世原型盆地——新生代青藏高原隆起的背景被引量:13
2015年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隆升的构造地貌。本文试图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上白垩统的研究,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之前的晚白垩世原型盆地和构造地貌背景,这对探索青藏高原隆起过程的起始至关重要。西秦岭腹地岷县地区分布着一套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之上且沉积序列相近的上白垩统红层地层。该套红层现今呈离散分布,故多被认为是西秦岭陆内造山阶段不同山间盆地或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物。对不同高程和露头上的该套红层与下伏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面地质特征对比分析,特别是对不整合面之上含砾砂岩和砂岩的粒度组成和颗粒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该套红层底部的胶结砂砾岩和其上的红色砂岩皆具有沙漠沉积的特征,也就是说西秦岭晚白垩世曾出现过干旱沙漠环境。沙漠环境的出现不仅需要干旱炎热气候条件,而且需要相对平坦的地形地貌空间条件。据此,本文提出了西秦岭在晚白垩世可能处于相对平缓的古地貌状态。现今这套红层不连续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顶面,其下部以洪积砾岩、河床砾岩和砂岩、沙漠相砂岩互层,上部则以河一湖相红色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等细碎屑沉积为主。经研究分析认为西秦岭在上白垩统红层开始沉积之时,总体已处于地形起伏不大的洪积平原和宽谷型河流地貌,而晚期则演变为平坦湖盆地貌,其原始盆地为统一宽缓的湖相盆地。现今上白垩统红层地层和角度不整合的弥散性分布是在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背景下,青藏高原崛起和逆冲-走滑作用以及地壳不均匀抬升-侵蚀的结果。西秦岭晚白垩世相对平坦的古地貌状态确定可为研究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构造过程和高原隆升与板内变形在东北缘的扩展提供重要线索和参考标志。
郭进京韩文峰赵海涛李雪峰张帆宇
关键词:西秦岭上白垩统角度不整合
西秦岭岷县地区红层砂岩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岷县西江盆地红层地层为上白垩统磨沟组,这套地层底部为一套紫红色厚块状砾岩,砾岩上部为厚度巨大的红层砂岩。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套砂岩的研究,揭示其成因背景,对恢复晚白垩世西秦岭岷县地区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岷县地区红层砂岩良好出露剖面测绘和取样资料,从沉积序列特征、粒度特征、石英颗粒表面特征方面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这套砂岩厚度大,岩层中发育薄砾石层与干河床沉积物夹层,薄砾石层中砾石具沙漠漆等特征。粒径相对集中,缺乏粉砂和粘土组分,以中砂、细砂、极细砂组分为主。石英颗粒磨圆度好,表面发育碟形和新月形坑、溶蚀坑、硅质薄膜等典型特征。综合各种特征,认为这套砂岩为干热气候环境下风沙活动的产物。
惠浪波郭进京赵海涛王利晓
关键词:SEM粒度
轮南地区三叠系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2
2017年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13口钻井51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镜下观察和显微测温技术,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和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模拟,确定了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轮南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盐水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大多赋存于石英微裂隙中。烃类包裹体在荧光下呈亮黄—黄绿色,表明研究区油气成熟度中等;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具单峰特征,峰值为110~120℃.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藏经历1期油气充注,主要成藏时间为中新世。
孙一芳查明高长海张海祖赵海涛颜文远
关键词:三叠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成藏期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