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阶梯式放松训练法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状态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患者采用不同干预条件(单纯服用胃动力药物、服用胃动力药物加阶梯式放松训练)对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雷贝拉唑20 mg qd,多潘立酮10 mg tid,用药均在餐前15-30 min,采用通常护理方法,4周后观察疗效;观察组19例给予雷贝拉唑20 mg qd,多潘立酮10 mg tid,用药均在餐前15-30 min,配合放松训练的护理方法,4周后观察疗效,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系统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药物治疗,采用配合阶梯式放松训练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缓解症状有更好的疗效。其中,对于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更为突出。
- 李一芳王睿邵芙蓉荣燕王晓妹
- 关键词:RELAXATIONFUNCTIONALDYSPEPSIAMENTAL
- 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粘膜超微结构及F-actin蛋白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电镜超微结构及F-actin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UC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作用。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UC模型大鼠,将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解毒化瘀方高、低剂量组及柳氮磺吡啶组,益气解毒化瘀方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肠黏膜F-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益气解毒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结肠黏膜损伤指数,修复肠粘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SASP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间相互连接致密,紧密连接结构完整,细胞间隙增宽程度明显减轻,桥粒结构完整,未见扩张的内质网及肿胀的线粒体。各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F-actin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SASP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中药高剂量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F-actin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方能改善UC模型大鼠的结肠黏膜电镜超微结构,提高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纤丝状肌动蛋白的表达,进而对肠粘膜起到修复作用。
- 查安生程雪汪悦王睿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超微结构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美沙拉嗪致急性胰腺炎发作1例
- 2024年
-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难愈性的慢性疾病。疾病的反复发作往往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且存在癌变风险,严重者需要住院、手术等。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药物是以美沙拉嗪为代表的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该类药物总体安全性高,但个别患者仍出现不良反应。本文报道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美沙拉嗪后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并就患者发作急性胰腺炎的原因进行分析。
- 张雯婧王睿李睿丁小丽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急性胰腺炎
- 地马煎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上皮细胞BNIP3蛋白与mRNA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通过观察地马煎剂对腺病毒E1B 19 kD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蛋白及mRNA的调控水平,了解其在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线粒体自噬及控制炎症中的机制。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马煎剂低、中、高剂量(8.5,17.0,34.0 g·kg^-1)组,美沙拉嗪(3.0 g·kg^-1)组,每组10只。模型组高脂饮食+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活动期UC大鼠模型,给药组连续灌胃14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上皮细胞BNIP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非干酪样肉芽组织,而各给药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性修复等表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NIP3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马煎剂低、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BNIP3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地马煎剂低剂量组比较,地马煎剂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BNIP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马煎剂可增加UC活动期大鼠肠上皮的BNIP3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线粒体自噬对抗UC炎症的机制之一。
- 李一芳王睿查安生王丽娜谭辉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邪在胆,逆在胃”探骊
- 2024年
- 胆与胃皆为六腑,位居中焦,二者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胆胃不和可致胃气上逆,产生呕吐。《灵枢·四时气》指出“呕胆”的病机为胆液泄、胃气逆,即“邪在胆,逆在胃”。从胆与胃的生理、病理及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探究呕胆的病因病机,并与伤寒少阳病以及肝胆同病等进行比较研究。呕胆与现代医学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度相似,中医药治疗呕胆分从气论治、从热论治、从毒论治,为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治疗思路和方法。未来研究将聚焦于完善中医辨证分型、深入探究发病机制及治疗机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 闫丽宋宇轩李一芳王睿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少阳病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胃炎焦虑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焦虑、抑郁症状相关性、两者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省中医院就诊的慢性胃炎伴焦虑和(或)抑郁病历108份,进行一致性检验、量表总分相关性分析、两表项目之间关联挖掘。结果:量表Cronbach sα系数为0.746、0.748;总分相关系数为0.56(P<0.01);排名靠前的正向症状为胃痛-睡不好;负向关系为手脚麻木刺痛-便秘、眩晕-生活有意思、无力疲乏-头脑清楚;关联规则靠前的为心跳快-四肢颤动,心跳快-脸发烧,眩晕-四肢颤动,便秘-想哭。结论:焦虑、抑郁量表用于测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慢性胃病焦虑、抑郁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焦虑、抑郁部分症状存在相关性且症状之间潜在关联,这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等途径有关。
- 胡子朝王睿查安生李一芳王芳李晶晶
- 关键词:慢性胃炎焦虑抑郁关联规则
- 逍遥煎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观察逍遥煎剂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口服逍遥煎剂以及接受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以及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评分、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everity scoring system,IBS-S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和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Bristol评分,IBS-SSS评分及腹痛、腹泻、便溏评分,症状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IBS-QOL的焦虑不安、日常生活、躯体意识、健康担忧、食物回避、社会功能、性生活、人际关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后和停药4周后IBS-SSS评分,腹痛、便溏评分和症状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IBS-QOL的焦虑不安、日常生活、躯体意识、健康担忧、食物回避、社会功能、人际关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逍遥煎剂口服联合穴位贴敷可减轻IBS-D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 张树卿查安生邹晓华欧阳劲光王睿夏酉年曹静汪悦纪慧萍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穴位贴敷
- 清中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湿热中阻证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清中汤加味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湿热中阻证的疗效。方法:将所观察的N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莫沙必利片5mg,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中汤加味颗粒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指标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RDQ症状评分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清中汤加味治疗NERD湿热中阻证有确切的疗效。
- 王睿邹晓华査安生李一芳
-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湿热中阻证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作用途径及合理性。方法采用TCMSP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收集复方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有效成分及规范靶点;利用GeneCards及OMIM、DisGeNET数据库收集CAG靶点,通过Venny2.1平台构建交集基因;将数据导入Cytoscape3.7.0软件,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后对前四成分和靶点分别作分子对接,反向验证其可行性及合理性。结果筛选出7味中药共63个有效成分,206个药物靶点,964个疾病靶点,可映射IL6、AKT1、TP53、VEGFA、TNF、CASP3、EGFR、PTGS2、MYC 9个核心靶点,涉及β-谷甾醇、豆甾醇、黄连素、槲皮素、黄芩素等核心成分,通过作用于PI3K-Akt、IL-17、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TNF等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强结合性。结论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方面的协调作用,保护胃黏膜,干预胃炎-胃癌的发展。
- 胡子朝王睿张雯婧查安生李一芳李晶晶王芳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子对接
- 从网络药理学分析马齿苋-地锦草药对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马齿苋-地锦草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马齿苋-地锦草的有效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3.7.2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基因,将药物与疾病基因取交集后利用STRING数据库研究二者相关性,并根据结果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经过筛选得到目标药对关键靶点蛋白61个和分子信号通路169条,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有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脂多糖的细胞反应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显示马齿苋-地锦草治疗UC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马齿苋-地锦草药对治疗UC具有多靶点、通路复杂、层次分明的特点,马齿苋-地锦草潜在作用机制为日后临床治疗UC提供理论依据,并拓展了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UC的思路。
- 李晶晶王睿查安生李一芳王芳胡子朝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