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琳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化疗
  • 2篇教师
  • 2篇辅助化疗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血尿酸
  • 1篇腋下
  • 1篇意愿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点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中介
  • 1篇中介效应

机构

  • 9篇青岛大学

作者

  • 9篇朱晓琳
  • 3篇王辉
  • 1篇张辉
  • 1篇曹婷
  • 1篇崔晶
  • 1篇盛蕾
  • 1篇刘飞
  • 1篇杨乃龙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新一代(理论...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胃神经鞘瘤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CT影像特点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GS患者30例, 其中男12例、女18例, 年龄33~85(57.5±10.4)岁。27例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增强扫描。收集患者CT平扫及增强资料, 观察GS及胃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1)30例患者CT平扫示GS均为单发, 肿瘤边缘清晰, 发生于胃体21例、胃底4例、胃窦5例, 3例突向腔内、3例突向腔外、24例突向腔内外, 瘤体呈圆形14例、椭圆形10例、分叶状6例;9例表面有溃疡, 其中脐凹状4例、小溃疡3例、裂隙状溃疡2例;3例瘤体多发点状钙化灶;1例瘤体远侧低密度坏死区。27例患者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30例患者增强扫描结果示肿瘤均呈渐进性强化, 峰值均在延迟期, 其中7例中度强化、23例明显强化, 最大强化率0.79~3.09(1.61±0.63)。GS在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的CT值与正常胃壁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CT增强扫描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分别为(68.27±12.34)、(82.47±12.81)Hu, 高于正常胃壁的(55.90±9.39)、(59.57±10.12)Hu,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7.67, P值均<0.001)。(2)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胃周见26枚稍大淋巴结, CT平扫为均匀等密度影, 长径6~17(10.8±2.8)mm, 短径6~9(7.1±1.0)mm;位于胃小弯侧13枚、胃大弯侧8枚、胃网膜淋巴结4枚、腹腔干淋巴结1枚;18枚形状为长圆形或哑铃形、8枚为类圆形, 边缘均较清晰。其余15例患者, 因淋巴结过小或未显示而未纳入评估。CT增强扫描示6枚淋巴结中度强化, 20枚淋巴结明显强化, 最大强化率1.16~3.29(2.03±0.73);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30.44±5.05)、(69.35±11.45)、(90.23±19.43)、(68.35±10.87)Hu, 强化峰值均在静脉期。结论 GS的CT影像
公维云苏慧朱晓琳张立涛马得廷李秀娟
关键词:胃肿瘤胃神经鞘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患者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患者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转移组(n=45)和非转移组(n=46)。均进行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比较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MRI检查结果中转移组的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最长直径、淋巴结最短直径、淋巴结最大截面积大于非转移组,淋巴结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小于非转移组(P<0.05);同时转移组的存在淋巴结门、淋巴结形态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少于非转移组,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强化程度低于非转移组(P<0.05);超声检查后可见转移组血流分型中周边型、混合型以及Adler2级以上的患者多于非转移组,而血流分型中门型、分散型以及Adler1至2级的患者少于非转移组(P<0.05);经计算后可见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下转移性淋巴结中MRI检查的灵敏度为82.22%、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0.00%,小于金标准灵敏度(P<0.05);而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为95.56%,其中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及MRI在诊断乳腺癌患者腋下转移性淋巴结方面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对乳腺癌患者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效能。
朱晓琳曹婷张辉王辉
关键词:超声磁共振成像乳腺癌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骨密度是否相关。方法测定12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及血尿酸浓度,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值与年龄及多部位骨密度值相关,与L2、大转子、股骨干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尿酸值有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减低的预防和治疗。
崔晶杨乃龙朱晓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酸骨密度值
山东省普通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研究
2021年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本研究将以山东省2010——2019年普通高校数据为支撑,计算十年内的生职比、生师比、师职比及环比增长速度,并与全国普通高校作对比,探究山东省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发现,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山东省普通高校师资存在逐渐短缺的现象,在某一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近十年内也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优化与改善。
朱晓琳
关键词: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子宫癌肉瘤的CT及MRI增强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CT及MRI增强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子宫癌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选取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子宫癌肉瘤患者,其中1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17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子宫癌肉瘤的发病年龄、病变形态、强化方式、囊变出血坏死情况及是否有异常血管影、肌层受侵情况的影像学特点。按肿瘤最大径(Dmax≥5 cm和Dmax<5 cm)分成两组,Dmax≥5 cm组15例,Dmax<5 cm组17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1.1±10.2)岁、(59.8±9.2)岁;并对其CT及MRI检查表现征象及增强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均为单发,8例局限性、24例弥漫性,轻度强化10例,22例不均匀明显强化;流入型强化方式(26例)较流出型(6例)多见;24例伴囊变坏死或出血;CT检查1例显示病变内多发点状钙化,9例显示异常血管影。Dmax≥5 cm组和Dmax<5 cm组病变生长方式、侵及肌层程度、有无囊变坏死及出血情况、盆腔有无增大淋巴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异常血管影的显示及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及MRI增强检查对子宫癌肉瘤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公维云盛蕾苏慧朱晓琳王立民
关键词:子宫癌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县域内小学教师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Y县的实证调查为例
随着城镇化程度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逐渐明显,城乡间教育也逐渐显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这必然导致教师资源的流动。现阶段,教师人才的流动已呈现出不规则的流动特征,人才流动的单一性势必将导致城乡间教育不公平现象日渐浮现,这...
朱晓琳
关键词:教师流动
小学教师工作重塑:流动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随着优质人力资本的不断涌现、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教师流动日趋频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全国665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索小学教师工作重塑对流动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工作重塑与流动意愿显著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教师流动意愿,在工作重塑对教师流动意愿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效应,同时正向调节了工作重塑对流动意愿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激发教师工作能力并促进教师工作重塑,引导教师合理的流动意愿。
王焕良朱晓琳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中介效应
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与MRI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病灶大小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比较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ontrast-enhanced spectral mammography,CESM)与MRI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残留病灶大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且接受NAC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NAC前后均进行CESM和MRI检查,分别测量NAC后残留病灶的大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测量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两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CESM与MRI都倾向于低估NAC后残留病灶的大小,其中CESM平均低估6.2 mm,MRI平均低估2.9 mm。NAC前后CESM与MRI测量的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性(r>0,P<0.05)。CESM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为0.665,MRI为0.815。CESM、MRI评估完全缓解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评估NAC后肿瘤残留病灶大小方面,CESM的检查性能与MRI相当,可作为一种替代方法。
朱晓琳王辉康琦刘志勇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保乳手术,41例)与对照组(改良根治术,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9.48±3.23)分、(86.91±3.72)分、(87.25±4.17)分均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CD3^(+)(58.04±5.42)%、CD4^(+)(40.01±5.80)%、CD4^(+)/CD8+(1.85±0.3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1、7.912、6.234、3.126、5.892、5.32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8%vs 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能提升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手术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王辉朱晓琳刘飞宋璐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疗效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