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静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化
  • 2篇分析仪
  • 1篇新鲜血
  • 1篇新鲜血清
  • 1篇血清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肝患者
  • 1篇生化分析仪
  • 1篇生化检测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安全
  • 1篇尿沉渣
  • 1篇尿沉渣分析
  • 1篇尿沉渣分析仪
  • 1篇尿管
  • 1篇尿管型
  • 1篇配血
  • 1篇谱细胞
  • 1篇微柱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白云区...
  • 1篇顺德区第一人...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作者

  • 5篇何静
  • 2篇王治伟
  • 2篇胡远明
  • 2篇杨玉娟
  • 2篇曾伟宏
  • 1篇迟琼
  • 1篇杨毓
  • 1篇曹晓君
  • 1篇熊石龙
  • 1篇李晓靖

传媒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脂肪肝患者的肝功酶谱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脂肪肝患者的肝功酶谱结果分析,判断其在酒精性脂肪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通过62例AFLD患者及108例NAFLD患者与100例非脂肪肝健康人的肝功酶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FLD组和NAFLD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的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CHE敏感性最高。碱性磷酸酶(ALP)结果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LD组的GGT、AST结果和异常率高于NAFLD组,尤其GGT(P<0.01)。结论通过肝功酶谱结果分析,对帮助诊断及鉴别AFLD和NAFLD有一定的价值。
何静杨玉娟曾伟宏迟琼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酶学
Beckman AU5800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试验设计与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设计并验证适合Beckman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和搅拌棒的交叉污染分析方法。方法以反应盘外圈项目(AST、ALP、TP、LDH、CK-MB、HBDH、Urea、UA、TG、LDL-C、APOB、Mg、P、Zn、AMY、CHE、LPS、ADA)作为试验项目,按设计的检测顺序进行交叉污染试验,各项目间的影响率以不超过95%-105%为判断标准。结果全部外圈项目中TP、HBDH、APOB、TG分别对CK-MB、Mg、Mg、LPS存在交叉污染。结论通过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快速地对Beckman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所有项目进行交叉污染试验,初步确定交叉污染产生的关联项目并采取相应的污染避免措施减少交叉污染,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胡远明王治伟石凌波何静李晓靖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
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叶巧国张卫良卢德权杨毓何静李交梁丽雯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谱细胞输血安全
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结果的可比性验证及改进措施的研究
2015年
目的验证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结果的可比性,并以新鲜血清作为临时校准品来提高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按照中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7-2012的要求,分别用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总蛋白(TP)作可比性验证,与生物学变异或总允许误差的1/3进行比较,对验证不可通过的项目以新鲜病人血清作临时校准品校准,再进行可比性验证。结果 BECKMAN DXC600和AU5811两种型号配套检测系统检测ALT、GGT、TP具有可比性,高、低浓度样本的比对偏差分别为5.04、2.5,2.29、1.6,2.98、0.84,小于其对应的分析质量目标6.0、3.5、3.0;检测ALP、AST、GLU不具备可比性,比对偏差分别为7.9、15.44,7.7、6.8,1.11、5.06,大于其对应的分析质量目标6.0、6.0、3.0。采用赋值新鲜血清校准,ALP、AST、GLU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比对偏差分别降低为4.2、1.07,1.8、1.9,2.31、2.12。结论按照WS/T 407-2012文件可以方便验证不同检测系统间结果的可比性;用赋值后的新鲜血清校准,可以有效提高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胡远明熊石龙杨玉娟范灿波何静王治伟
关键词:新鲜血清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查在尿管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中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0份尿标本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分别计数尿中管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0份标本中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98例(32.67%),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51例(17%)。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与显微镜检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镜检法为标准,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假阳性率15.67%。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的管型有很高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不强,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对尿管型的检测结果,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管型只能作为一种初筛方法,应联合应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可提高管型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确实可靠的信息。
曹晓君曾伟宏何静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仪管型镜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