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巍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瘘
  • 2篇血管
  • 2篇岩下窦
  • 2篇入路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静脉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入路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管内治疗技...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眼眶
  • 1篇眼眶静脉曲张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动静脉...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动静脉...

机构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白晶波
  • 3篇焦德让
  • 3篇薛德友
  • 3篇王实
  • 3篇徐飞
  • 3篇李巍
  • 2篇权伟
  • 1篇魏孟广
  • 1篇申亚峰
  • 1篇梁冰
  • 1篇于耀宇
  • 1篇张文彬
  • 1篇张虹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岩下窦入路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12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置入微导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4例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3例行Onyx胶栓塞,5例行微弹簧圈+Onyx胶栓塞。结果成功导管到位后,对12例患者完全栓塞病灶。患者体位性眼球突出症状消失、疼痛缓解,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部分缓解(单一材料栓塞)。9例患者随访6~24个月,行眶DSA、MRI或CT复查,眶曲张静脉病灶内血栓形成,并且未见空腔,9例DSA随访患者未见复发,其中1例患者患侧眼球外展受限。另3例失访。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便捷。
薛德友李巍何彦津张虹权伟王实权伟王实徐飞白晶波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脊柱MR影像特征,并用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7例均采用半椎板切除闭塞瘘口手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改良Amilnoff-Logue评分进行评价,并复查脊柱MR,术后随访3~17个月。结果 7例复查脊柱MR不规则血管流空信号均减少,T2像高信号消失。Amilnoff-Logue评分改善6例,无变化1例。结论 SDAVF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脊柱MR可见脊髓表面有广泛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信号,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确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简单有效。
张文彬魏孟广薛德友李巍王实徐飞白晶波焦德让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血管造影显微外科手术
岩下窦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被引量:5
2018年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 efiovenous fistulae,DAVF)是脑血管病中比较复杂的病变。因海绵窦涉及颅内大血管及多组脑神经,所以海绵窦区DAVF的治疗尤其困难。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海绵窦区DAVF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1-3]常规的经动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海绵窦区DAVF虽能改善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不可能完全栓塞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较易导致反复复发。
薛德友李巍权伟梁冰申亚峰王实徐飞白晶波于耀宇焦德让
关键词: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治疗动脉入路血管内治疗技术岩下窦DAVF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