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波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术
  • 2篇连续硬膜外
  • 2篇连续硬膜外麻...
  • 1篇导管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BV
  • 1篇血压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 1篇腰丛
  • 1篇腰丛-坐骨神...
  • 1篇药物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海力特生...

作者

  • 7篇黄波
  • 4篇刘安林
  • 4篇陈明富
  • 3篇伍捡林
  • 2篇郭超
  • 1篇唐小平
  • 1篇陈爱文
  • 1篇林小玲
  • 1篇朱莹
  • 1篇刘淑平
  • 1篇姚虹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用于骨科下肢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用于骨科下肢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普通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接受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每组各59例,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血清学指标。结果:(1)血流动力学:观察组的低切、中切、高切全血粘度以及低切、中切、高切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和补体: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小板功能:观察组的血栓素B2(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低于对照组,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用于骨科下肢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发挥更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激活。
伍捡林陈明富伍捡雄刘安林姚虹黄波刘淑平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膝关节手术的2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观察组患者与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患者各123例,观察患者麻醉后感觉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①麻醉穿刺给药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麻醉完成后10,30,60min二组患者的HR、SBP、DB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HR、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麻醉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以有效优化膝关节手术患者的麻醉起效及维持时间,降低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同时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麻醉方式。
伍捡林刘安林黄波伍捡雄陈明富郭超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麻醉膝关节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对微卫星不稳定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 RⅡ)表达对微卫星不稳定(MSI)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选择野生型PIK3CA HCT116细胞(HCT116 wt)作为MSI结肠癌细胞模型;将TGFβRⅡ转染...
黄波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受体结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细胞凋亡细胞迁移
盐酸戊乙奎醚对未经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麻醉前用药对既往和术前未经系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 78例ASA Ⅰ~Ⅱ级急诊全麻行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既往和术前未进行系统抗高血压治疗,随机分入A组(戊乙奎醚0.1 mg/kg)、B组(戊乙奎醚0.2 mg/kg)和C组(对照组0.9%生理盐水5ml),每组26例,均于麻醉前30 min静脉用药.记录用药前、用药后5min、10 min、20min和30 min时三组患者的血压.结果 用药后5 min、10 min、20 min和30 min时A组和B组患者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5min、10min、20 min和30min时A组和B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10min和20 min时B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麻醉前用药明显降低未经系统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黄波刘安林陈明富林小玲陈爱文郭超
关键词:戊乙奎醚高血压麻醉前
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分析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医疗设备资源配置的匹配度。方法:对广东省内4家医院的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分别标注为管理体系1、管理体系2、管理体系3和管理体系4)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建立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资源配置匹配度指标评价体系,并使用嫡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度测度模型,计算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结果:4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匹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管理体系1(0.5067)、管理体系2(0.4717)、管理体系3(0.4219)和管理体系4(0.3413)。结论:4种类型的医疗设备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中管理体系1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最高,医疗设备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
姚惠东刘亮吴庆斌黄波杨正
关键词:匹配度
血清HBV RNA预测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价值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HBV RNA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59例恩替卡韦(ETV)治疗96月(或108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样本。在基线、3月、6月、9月、12月、36月、72月和96月(或108月)时检测HBV RNA水平、HBV DNA水平和血清学指标(HBeAg)。结果在接受ETV抗病毒治疗12月、36月后,HBV RNA虽然有所下降,但HBV RNA转阴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月后,甚至96(或108)月时,有33例患者的HBV RNA水平低于100 copies/mL,其中29例患者的HBV RNA低于检测下限,HBV R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RNA水平越低,HBeAg转阴率越高(P<0.05),年龄、HBV RNA与HBeAg转阴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ETV抗病毒治疗时间延长,HBV RNA的清除越彻底,其转阴率越高。本研究证实抗病毒时间、年龄与HBV RNA转阴率呈正相关,越早抗病毒治疗效果越好。HBV RNA可作为ETV治疗预测HBeAg是否转阴的指标。
朱莹罗园香郭凤霞杨可立范慧敏刘翠珏黄波唐小平关玉娟
关键词:疗效恩替卡韦
超声引导下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物最佳剂量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分支阻滞的最佳麻醉药物剂量。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手外科6~12岁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各12例,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0.25 m L/kg、B组0.2 m L/kg、C组0.15 m L/kg、D组0.10 m L/kg,术中根据麻醉情况追加氯胺酮。根据神经阻滞情况评价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持续时间、全麻药物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C组阻滞30 min后各神经支配区阻滞效果相当,均比D组的麻醉有效率高、追加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阻滞时间短于其他各组,氯胺酮追加最多,且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长于其他3组(P〈0.05),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有2例转为全麻。4组均未发生麻醉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分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药用量为0.15 m L/kg即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伍捡林刘安林黄波伍捡雄陈明富
关键词:罗哌卡因神经阻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