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山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构造建模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构造研究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基础。以往构造研究主要是进行二维平面成图,图形显示不直观,而三维构造建模和可视化研究通常只是针对局部构造或小范围地质目标进行。对于逆掩断裂带发育、断裂形成期次多的准噶尔盆地而言,建立盆地级的三维构造模型和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技术难度非常大。采用层位模拟、断层分级模拟、断层线空间赋值等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实现了盆地级三维构造建模和三维构造可视化显示,为大范围精细研究构造提供了新的手段。
- 雷德文刘继山张越迁万敏张国清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维可视化
- 90°相位转换和波形分类技术在准东斜坡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近年特殊的地震处理技术和油气储层预测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应用,90°相位转换和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90°相位转换的目的是将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的薄砂层中心对应,使地震相位具有岩性地层的意义;与传统地震相划分相比...
- 卞保力刘继山吴俊军
- 关键词:油气勘探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层序格架被引量:10
- 2008年
-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巨厚的夏子街组为隐蔽性圈闭,其地震反射特征在地震资料上表现不明显,层序界面识别起来较困难。应用经典的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乌-夏地区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借助地震时频分析技术和测井小波旋回理论来确定层序界面的位置,在各层序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夏子街组不同层序的展布特征和体系域构成,从而建立了夏子街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地震时频分析和测井连续小波变换技术用来进行层序旋回划分较为可靠,应用此技术确定出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共发育有4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应用地震时频分析手段来分析地层中的信息,会大大提高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小波变化具有尺度可大可小的优点,这对于提取单井的沉积旋回、识别同一套沉积体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放大显微功能有助于识别不同级别的层序体。
- 杨怀宇陈世悦刘继山杨俊生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时频分析连续小波变换层序格架
- 准噶尔盆地海量地震数据高精度构造成图技术被引量:2
- 2008年
- 准噶尔盆地勘探时间长、地震资料多,要使用全盆地的二、三维地震解释层位进行一次性成图,数据量巨大,技术难点多,成图精度难以保证。采用二、三维分别批量输出地震层位、断层解释数据,二、三维分别网格化,然后进行网格合并再统一网格化的方法实现了全盆地海量数据快速、高效输出、高精度的成图。此技术为盆地级二、三维地震资料海量数据一次性地高精度成图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 雷德文刘继山么景臣贾明辰姚新玉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数据数据输出构造图
- 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及油气意义——以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为例被引量:20
- 2012年
- 通过大量的岩心和薄片观察,分析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熔结凝灰岩岩石学特征和孔隙发育特征,探讨富孔熔结凝灰岩成因和气孔发育机制。风城组沉积期火山作用以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为典型特征,岩石组分以塑性玻屑为主,棱角圆化,脱玻化特征明显;常见塑性浆屑变形揉皱、晶屑熔蚀现象。熔结凝灰岩中发育大量石泡,使熔结凝灰岩结构特征模糊。气孔是石泡构造的空腔,为冷凝收缩成因,受脱玻化作用影响挥发分或水蒸气散溢,形成的孔隙空间后期未被充填或少量充填。一个冷凝单元中石泡体发育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下而上,气孔由少增多再减少。石泡孔洞的发育提高了熔结凝灰岩的储集能力,受熔结作用影响,石泡体未被压扁破坏。深埋、高孔熔结凝灰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研究区高孔熔结凝灰岩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
- 朱世发朱筱敏刘继山姚远鲜本忠牛花朋赵长永
- 关键词:熔结凝灰岩气孔火山碎屑流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目标评价
- 吴晓智吴鉴夏显佰李学义王立宏张义杰刘楼军张年富谷斌刘继山孔智勇汪建富
- 研究项目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油源条件充足,并且存在上、中、下三套储盖组合。四棵树凹陷北部的艾卡断裂带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为有利的含油气构造带。该研究成果在系统分析了卡6井及邻井的钻...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成藏条件勘探目标评价
-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上石炭统上层序火山岩岩相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地质、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划分与对比,并对上石炭统上层序火山岩岩性、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陆西地区上石炭统可分为上、下2个层序,上层序的顶、底界均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上超/削蚀的反射终端类型。上层序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沉凝灰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英安岩等。火山岩岩相有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主要根据地震剖面上的锥状体来识别;爆发相岩性主要为火山角砾岩与凝灰岩,电性特征为高电阻率、高速度,伽玛值变化大,但以低伽玛为主,具有变振幅、断续或杂乱反射特征;溢流相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等,电性特征为高电阻率、高速度,伽玛值变化大,具有中—强振幅、较连续反射特征;火山沉积相主要由正常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组成,电性特征表现为高伽玛、低电阻率、低速度,具有强振幅、高连续反射特征。爆发相主要分布于达巴松凸起—夏盐凸起西部和东部;火山沉积相主要分布于夏盐凸起中部、玛湖凹陷南部;其他地区则为溢流相分布区。
- 牟中海刘继山徐洁
- 关键词:地震相上石炭统准噶尔盆地
- 准东火14井北断块速度分析及正演模型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火14井北断块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山前二叠纪平地泉期前陆盆地的深凹陷,现今主体处于石炭系火山岩逆掩推覆体之下。由于断块上覆火山岩高速层呈北厚南薄的楔状展布,复杂的速度变化制约了断块内构造形态的认识。运用正演模型技术,验证了火14井北断裂的可靠性,同时也证实该断块圈闭的可靠性。为了准确刻划断块内部形态,进行了速度谱精细解释,建立了主要目的层平均速度场。通过异常速度分析,提高了速度分析精度,落实了断块内构造形态。
- 胡平刘继山石新璞曹思远徐怀保文钢峰
- 关键词:速度谱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不整合面及其动力学条件被引量:19
- 2008年
- 不整合及其性质和强度的确定对理解克拉玛依至百口泉地区构造变形历史和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研究显示,该区二叠纪至中生代地层中存在多个不整合面,且多为构造运动的反映。其中对克-百地区构造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四期,其一发生在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沉积后,主要表现为冲断掀斜运动,使其前的二叠纪沉积向南东方向掀斜抬升,遭受剥蚀;其二发生在三叠纪末期,对克百断裂上盘大侏罗沟断层至百口泉段的构造有重要影响;其三发生在中侏罗世末,该期构造运动在克百断裂带及其上盘表现最为清楚,以冲断为主,局部地区有褶皱现象;其四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表现为掀斜运动,褶皱和断裂作用相对较弱。克-百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变形的差异性与构造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 陈书平况军刘继山屈冬萌孙萌思郭文建
- 关键词:不整合面动力学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走滑构造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36
- 2011年
- 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二维-三维地震反射剖面显示,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中生代发育达尔布特走滑断层和克拉玛依—夏子街断裂带,达尔布特走滑断层为正花状构造,克拉玛依—夏子街断裂带发育右行走滑构造,形成雁行排列的乌尔禾背斜、夏子街背斜和高角度倾斜剪切断层等。古生代晚期-中生代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生右行剪切为主兼有逆冲的走滑运动,形成走滑断层和剪切断层转折褶皱,并非过去较普遍认为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育逆冲推覆构造。新生代印度板块—欧亚大陆碰撞引发达尔布特断层重新活动发生左行走滑,克拉玛依—夏子街断裂带新生代未活动。搞清走滑构造的特征及其相关的圈闭类型,对该区油气勘探很有帮助。
- 张越迁汪新刘继山梁瀚李震华汪仁富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