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珊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桑钩颗粒对高血脂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复方桑钩颗粒对高血脂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桑钩颗粒高剂量组、复方桑钩颗粒低剂量组和松龄血脉康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给药4 w后采血测定各组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LDL-C、HDL-C、全血黏度(中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PT、PTA、PT-INR、TT、FIB发生显著改变,说明模型组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出现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桑钩颗粒各给药组大鼠TC、LDL-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中切)、红细胞压积、PTA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PT、PT-INR显著升高;同时复方桑钩颗粒高剂量组HDL-C显著升高,全血黏度、FIB显著降低。结论:复方桑寄生钩藤颗粒在降脂的同时,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异常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刘丽娟梁碧瑜桑传兰高珊珊
- 关键词: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 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迷迭香酸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靶点和通路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迷迭香酸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借助TCMSP和CTD数据库收集和筛选出迷迭香酸的基因,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子宫内膜癌的相关靶点;以STRING 11.5数据库为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PPI),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迷迭香酸共筛选出76个靶点,子宫内膜癌共有4 052个靶点,其中迷迭香酸与子宫内膜癌的交集靶点有67个,包括JUN、TNF、IL-6、PTGS2、MMP-9、CASP3、AKT1等。将67个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获得1 422条GO富集分析条目和271条KEGG富集分析通路。结论 迷迭香酸可能通过靶点MMP-9、AKT1,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 曹礼慧刘丽娟袁中文高珊珊冯森玲
- 关键词:迷迭香酸子宫内膜癌生物信息学方法
- 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大腹皮中槟榔碱的含量
- 目的:建立大腹皮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槟榔碱,采用partisil 10 SCX色谱柱(4.6mm×250m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磷酸(5→1000,三乙胺调pH3.8)(60∶40...
- 高珊珊
- 关键词:大腹皮槟榔碱
- 文献传递
- 石上柏颗粒对肝癌模型小鼠瘤组织中Cyclin D1、CK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石上柏颗粒对肝癌模型小鼠瘤组织中Cyclin D1、CK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肝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为模型组、氟尿嘧啶组、石上柏颗粒组、联合给药组,每组各12例。氟尿嘧啶组给予氟尿嘧啶20 mg·kg^(-1)灌胃,石上柏颗粒组给予石上柏颗粒120 mg·kg^(-1)灌胃,联合给药组同时灌胃氟尿嘧啶20 mg·kg^(-1)和石上柏颗粒120mg·kg^(-1),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纯净水,各组小鼠连续灌胃不同药物4周,比较各组小鼠治疗期间肿瘤生长情况,采用RT-PRC法测定各组小鼠瘤组织中Cyclin D1 mRNA、CKS mRNA的表达,采用West-blot法测定瘤组织中Cyclin D1、CKS蛋白的表达。结果:(1)给药1周、2周、3周、4周时氟尿嘧啶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给药2周、3周、4周时石上柏颗粒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给药3周、4周时联合给药组移植瘤体积均较氟尿嘧啶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给药4周时氟尿嘧啶组、石上柏颗粒组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 mRNA、CKS mRN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mRNA、CKS mRNA较氟尿嘧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给药4周时,氟尿嘧啶组、石上柏颗粒组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和CKS蛋白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和CKS蛋白较氟尿嘧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上柏颗粒有显著抗肝癌作用,且可以增强氟尿嘧啶的疗效,其抗肝癌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yclin D1和CKS表达有关。
- 高珊珊高珊珊伍月红
- 关键词:肝癌CYCLIND1
- 复方桑钩颗粒对高血脂大鼠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及纤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复方桑钩颗粒对高血脂大鼠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症病理模型。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复方桑钩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氟伐他汀钠组,每组12只。给药4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水平、Fib含量、AT-Ⅲ、t-PA、PAI-1及t-PA/PAI-1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空白组大鼠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1)。模型空白组Fib含量、PAI-1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AT-Ⅲ活度、t-PA值、t-PA/PAI-1比值则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的TC、LDL-C、PAI-1、Fib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0.05),HDL-C、t-PA、t-PA/PAI-1、AT-Ⅲ则明显升高(P<0.01或0.05);低剂量组大鼠的TC、LDL-C、PAI-1水平明显降低,t-PA/PAI-1显著升高(P<0.01),其他无明显影响。氟伐他汀钠组除AT-Ⅲ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外,其余各指标的变化与高剂量组相当。结论:复方桑钩颗粒在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同时,能改善高血脂大鼠的高凝状态、提高抗凝和纤溶能力,尤其是高剂量组,效果与氟伐他汀钠相当,在抗凝方面甚至优于氟伐他汀钠。
- 刘丽娟魏丹蕾梁碧瑜桑传兰高珊珊
- 关键词:高血脂纤维蛋白原纤溶活性
- 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大腹皮中槟榔碱的含量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大腹皮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槟榔碱,采用partisil 10 SCX色谱柱(4.6mm×250 mu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磷酸(5→1000,三乙胺调pH3.8)(60:4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15 mm.结果槟榔碱在20 min内分离良好,精密度实验RSD=0.69%(n=5),重复性实验RSD=0.20%(n=6),稳定性实验RSD=0.24%(n=6),加样回收率96.00%,RSD=1.8%(n=6).结论该法快捷、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控制大腹皮药材及其他成方制剂中槟榔碱的含量.
- 高珊珊
- 关键词:大腹皮槟榔碱
- 复方桑钩颗粒对高血脂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方桑钩颗粒对高血脂大鼠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病理模型;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复方桑钩颗粒高、低剂量组及氟伐他汀钠组,每组12只。4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及血浆内皮素(ET)、血浆丙二醛(MDA)、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因子(ICAM-1)、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高血脂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ET、MDA和I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复方桑钩颗粒高剂量组、氟伐他汀钠组大鼠血清ET、MDA和ICAM-1含量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方桑钩颗粒高剂量组、氟伐他汀钠组大鼠血清NO和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桑钩颗粒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改善高血脂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舒张状态。
- 刘丽娟梁碧瑜高珊珊
- 关键词:高血脂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