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咏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农牧
  • 2篇主义
  • 2篇乡村
  • 2篇经济组织
  • 2篇合作经济
  • 2篇合作经济组织
  • 1篇调结构
  • 1篇东北亚
  • 1篇东北亚经济
  • 1篇有效衔接
  • 1篇增收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三中全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影响力
  • 1篇社会主义和谐...
  • 1篇社会主义事业
  • 1篇生产力

机构

  • 8篇内蒙古党校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0篇沙咏梅

传媒

  • 2篇北方经济
  • 2篇内蒙古财经大...
  • 1篇理论研究
  • 1篇中国外资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北方经济(学...
  • 1篇内蒙古宣传思...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
2013年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缓慢。2013年,欧债危机影响持续渗透,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总的来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在此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在运行中累积了诸多风险。
沙咏梅
关键词:宏观经济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2
2008年
要实现党的伟大事业,我们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综合来看,加强对党员的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周旭沙咏梅
关键词:权力和谐社会
西乌旗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07年
关于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理论界的焦点都集中在农村,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牧区的合作经济组织由于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研究的也较少。与国际上发达的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相比,无论是组织运行、经济实力、还是服务功能、社会影响力和合作程度都有很大差距。本文以锡林郭勒盟的西乌旗为调查点,分析了西乌旗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沙咏梅
关键词: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影响力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
2024年
发展农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牧业现代化、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在发展农牧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建议应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农牧业新质生产力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沙咏梅
关键词:农牧业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口岸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以北68公里处嘎达布其镇境内。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与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从1992年通关以来,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迈上新的台阶,提出了构建连接中国东北、华北与蒙古国东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战略新通道的历史任务。这一欧亚新通道的建立关系到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环渤海经济区特别是京津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连接中、蒙、俄交通线路,推动双方经济和各领域合作,已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沙咏梅
关键词:口岸经济区域经济东北亚经济
推进内蒙古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被引量:3
2020年
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内蒙古脱贫攻坚已经进入贫困县全面退出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阶段,也面临着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在准确理解有效衔接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并推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沙咏梅
关键词: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内蒙古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研究
2020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随着内蒙古所有贫困旗县摘帽退出,内蒙古正面临着如何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发展乡村经济,促进产业振兴仍然是转型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立足内蒙古实际,分析了内蒙古发展乡村产业的优势和短板,并提出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牧民稳定可持续增收,必须立足各地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牧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沙咏梅
关键词:农牧民增收
内蒙古西乌旗和镶黄旗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牧区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涌现了大量的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这些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畜牧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牧民自愿自助自我服务的产物,所以...
沙咏梅
关键词:合作经济组织
文献传递
调结构 转方式 深入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
2014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的重要讲话,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从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出发,对内蒙古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讲话涵盖了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主要内容,
沙咏梅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调结构三中全会总书记
内蒙古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土地流转可以改变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条块分割、零散经营的现状,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内蒙古农牧区土地流转规模小,形式单一,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要着力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这个发展定位对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旨在分析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完善内蒙古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给出内蒙古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沙咏梅
关键词:现代农业土地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