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菲
- 作品数:18 被引量:6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专项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采用纤维素酶-微波组合工艺提取石崖茶总黄酮方法
- 本发明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纤维素酶‑微波组合工艺提取石崖茶总黄酮的方法。本发明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变化范围以及拐点波动大小等影响,综合考虑,将pH值、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
- 兰太进林江罗雪菲
- 文献传递
- “问卷星”在《免疫学》课程教学反馈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反馈是一个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问卷星”平台设计“免疫学课程常见知识点难易度调查”调查问卷,收集并整理上千份不同专业学生的网上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难度系数最大的知识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难度系数有同一认识。本研究可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并为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 兰太进运晨霞郭宏伟罗雪菲
- 关键词:教学反馈
- 余甘子叶提取物对荷瘤小鼠抑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目的:研究余甘子叶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将余甘子叶开发为治疗肿瘤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1.采用渗漉及柱层析洗脱萃取法提取分离余甘子叶提取物。2.采用MTT法检测余甘子叶提取物...
- 罗雪菲
- 关键词:抗肿瘤机制免疫功能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肿瘤的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对肿瘤具有确切效果的又一治疗方法。由于放疗、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带来巨大的毒副作用,肿瘤免疫治疗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的出现便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就肿瘤免疫治疗的5大技术,即细胞因子技术、免疫细胞过继输注技术、免疫毒素技术、肿瘤疫苗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罗雪菲钟振国王坤
-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
- 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表征被引量:12
- 2020年
- 本实验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提取后的物料进行微观形态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对工艺优化后的黄酮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结果表明,以pH为4的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40 g/m L,加入0.08%纤维素酶,51℃酶解60 min之后,再采用450 W微波处理3 min,该条件下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得率可达35.01%±0.75%,比单独采用纤维素酶、微波处理分别提高了66.87%和18.12%。相对于单独采用纤维素酶或微波处理,二者联合作用时,石崖茶细胞壁破碎更为彻底,利于成分溶出。HPLC-Q-TOF-MS初步鉴定工艺优化后的提取物中含13种成分,分别为儿茶素、原花青素、表儿茶素、木犀草苷、野漆树苷、山茶苷B、槲皮苷、山茶苷A、芹菜素、金圣草黄素、野蔷薇苷、棕榈酸、熊果酸。本实验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 李巧凤罗雪菲何颂华李振麟运晨霞郭宏伟郭宏伟
- 关键词:黄酮类成分
-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探讨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
- 胡小勤曾学文段慧明黄荣师罗雪菲冯晓秋张文涛刘艳婷吴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来源于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任务书编号:2015GXNSFAA139143。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气虚血瘀证是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型,也是血瘀证的常见亚型。高血压病以及气虚血瘀证都...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病细胞凋亡气虚血瘀证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石崖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数据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和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石崖茶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提升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建立10批次广西不同产地石崖茶HPLC指纹图谱,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筛选不同批次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并进行成分质谱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筛选鉴定出的成分构建“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分析预测石崖茶的Q-Marker,基于可测性原则对Q-Marker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不同批次石崖茶指纹图谱共标定出12个共有峰,经化学模式识别,筛选出批次间5个主要差异性成分,分别鉴定为山茶苷A、表儿茶素、儿茶素、槲皮苷、芹菜素。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5种差异成分直接相关靶点211个,其映射的KEGG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在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抵抗、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映射的161个信号通路与石崖茶主要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石崖茶中山茶苷A、表儿茶素、儿茶素、槲皮苷和芹菜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1.56~96.90、85.45~101.01、7.39~12.96、5.74~15.22、2.65~12.43 mg·g^(-1)。根据Q-Marker的五原则,初步预测山茶苷A、表儿茶素、儿茶素、槲皮苷、芹菜素为石崖茶的Q-Marker。结论初步预测了石崖茶的Q-Marker,为其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
- 皮振宇李静何颂华李振麟王伟赵晓芳罗雪菲冷静兰太进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表儿茶素儿茶素槲皮苷芹菜素
- 壮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壮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五指毛桃25~35份、黄花倒水莲10~20份、绞股蓝5~15份、石仙桃5~15份、墨旱莲10~20份、广山楂6~18份、夏枯草10~20份、薏苡仁25~35份、走马胎2...
- 兰太进林江罗雪菲运晨霞郭宏伟冯秋瑜朱丹
- 文献传递
- 余甘子叶提取物对荷瘤小鼠抑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余甘子叶提取物(Phyllanthus emblica L.,PL)对小鼠H22实体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出PL的半数致死量(LD50),推算出PL高、中、低剂量组的给药剂量。②建立小鼠H22实体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和PL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7d后测定各组瘤重、脏器指数、小鼠廓清指数、NK细胞活性及血清中IL-2、TNF-α的含量。结果①PL经口灌胃给药的LD50为9.911 g/kg,95%可信区间为6.807~15.831 g/kg。②与模型组比较,PL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中以PL高剂量(1.982 g/kg)组最为显著(0.01
- 黄燕罗雪菲李舒赖进科肖艳芬钟振国
- 关键词:抗肿瘤免疫功能
- 余甘子叶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余甘子叶提取物(PL)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余甘子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1.982,0.991,0.496 g/kg),观察余甘子叶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的影响。[结果]余甘子叶提取物高、中剂量(1.982,0.991 g/kg)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CD4+亚群相对数量(P<0.05),上调CD4+/CD8+亚群比例(P<0.05)。[结论]通过提高T淋巴细胞及其CD4+亚群相对数量,使CD4+/CD8+比例接近正常值,此可能是余甘子叶提取物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 罗雪菲顾国龙兰太进
- 关键词:荷瘤小鼠CD3+CD4+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