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海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T-pro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利用NT-proBNP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5篇文献1892例研究对象纳入本次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的综合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度为0.91(95%CI:0.89,0.93),特异度为0.89(95%CI:0.87,0.90),阳性似然比为10.05(95%CI:6.34,15.94),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8,0.17),诊断比值比为106.00(95%CI:50.89,220.79)。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结论 NT-pro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王世海杨小燕唐永江徐大文
- 关键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胸腔积液META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PTG的预测因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PTG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出院前1 d利用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出院后8周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创伤后成长调查量表(PTGI)、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多伦多述情感障碍量表(TAS-20)及童年期创伤问卷(CTQ)等.结果 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第1阶段发生PTG,显著高于第2阶段的23.3%(P<0.05);仅存在第1阶段PTG患者发生率,显著高于2阶段均存在患者(P<0.05);PTSD症状阳性和PTSD症状阴性患者CT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症状阳性患者PTGI、ECR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TAS-20评分,显著高于PTSD症状阴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G与ECR依恋焦虑得分、CTQ情感忽略得分关系密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存在较高水平创伤后成长,且依恋焦虑水平较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更高,但是经历童年期情感忽视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较小.
- 兰建军王琳王世海曾晓斌徐大文温华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电话回访
-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发生溶血及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不断普及,封堵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报告屡见不鲜,但出现严重并发症罕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不久前行巨型动脉导管未闭(ductus arteriosus patent,PDA)封堵术1例,术后患儿出现溶血及严重血小板降低。现报告如下。
- 杨小燕王世海唐永江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巨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溶血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估18F-FDG PET/CT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利用18F-FDG PET/CT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论文,利用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2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与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操作者受试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2篇文献合计666例患者,其中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85例,对照组3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8F-FDG PET/CT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敏感度为0.70,特异度为0.91,阳性似然比为5.32,阴性似然比为0.40,诊断优势比分别是15.44,汇总操作者受试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18F-FDG PET/CT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新方法。
- 王世海潘俊安兰建军徐大文申永春陈磊
- 关键词:18F-FDGPET/CT感染性心内膜炎META分析
- 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室室壁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左心室室壁瘤(L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AMI伴L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照组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华法林维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胶原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心室造影结果(相角程、半高宽、相位标准差)及动态心室ERNA反常容积显像结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6个月内出血事件发生率和随访1年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7 d和治疗30 d后,两组LVESVI、LVEDVI、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PⅠCP、PⅢ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心室造影的相角程、半高宽、相位标准差等均较治疗前降低,反常容积指数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反常容积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随访1年间,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方案治疗AMI伴LVA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胶原合成,逆转心室重构及LVA形成,提高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虽然一定程度增加出血事件,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 兰建军王琳王世海曾晓斌杨超吴登轩郑学忠文亚红钱昌明徐大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华法林氯吡格雷血清胶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名绝经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1-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全髋BMD及血钙(Ca)、血磷(P)、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及1型胶原羧基端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腰椎1-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全髋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Ca、P、β-CTX及P1NP都有不同程度改变,血Ca、P、β-CT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1NP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改变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提升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 尹立钟凤林刘绍江肖衡王世海何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