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山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检查的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检查能明确直肠癌的病变大小、范围、外侵、周围淋巴结及其它脏器转移情况。CT分期整体准确率为86.1%,Ⅰ~Ⅱ期为78.6%,Ⅲ期为88.2%,Ⅳ期为100%。结论:CT检查直肠癌对手术前分期、分析能否手术及制定手术方案有指导作用。
- 李良山
-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分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胸壁复合性血管内皮瘤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复合性血管内皮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CHE)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至中度恶性的血管肿瘤,同时含有良性、低度恶性以及恶性的血管成分,其自然属性和生物学行为尚不清楚。至今为止文献报道不多。现将1例发生于胸壁侵犯胸膜、并破坏肋骨的病例报道如下。
- 李良山杨丽
-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血管肿瘤胸膜病变右侧胸腔积液延迟期局部复发率
-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于≥65岁的老年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1 10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吸烟指数、既往史、病理结果与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248例,非老年组患者854例。老年组癌症的比例(83.06%)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3.82%,P<0.01),良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与非诊断性结论的比例(分别为1.61%、4.44%、10.89%)显著低于非老年组(分别为4.57%、11.83%、19.79%,P<0.05)。肺穿刺活检术后老年组发生气胸的比例(19.76%)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4.40%,P<0.05),两组患者的门诊与住院穿刺例数、性别、吸烟人数、癌症既往史、既往史记录脱落患者的比例、肺结节直径、肺出血与胸腔出血的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确诊率高、诊断价值高、安全性好,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预后。
- 杨丽李廷源李良山陈玉潇黄学全钱桂生
- 关键词:经皮穿刺肺活检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癌症
- 脾外伤的CT诊断与损伤分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脾外伤的CT诊断及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证实脾外伤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结果脾外伤性破裂的常见CT表现有脾周新月形密度异常区、脾内类圆形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脾实质内线状不规则低密度影等;增强扫描脾实质明显强化,而血肿不强化或强化密度明显低于正常脾脏或肝脏密度。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显示脾外伤性破裂的部位及范围,并能明确脾脏损伤程度分级。
- 李良山
- 关键词:脾外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CT引导下肺实性结节切割活检术后出血与气胸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实性结节切割活检术后并发出血、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实性结节(≤3 cm)320例经16 G半自动切割活检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活检术后针道出血发生率33.1%,气胸发生率18.1%,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约99.6%。针道长度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针道每增加3 cm,风险增加3.881倍,且风险也随穿刺时间(P=0.061)和穿胸膜次数(P=0.062)呈正相关。年龄、位置和针-胸膜夹角是气胸独立风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0岁,风险增加2.102倍;上肺叶病灶显著低于下肺叶;针-胸膜夹角每增加20°,风险增加2.413倍,肺气肿以微弱差距(P=0.086)被排除方程之外。以出血、气胸概率值绘制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753和0.725。结论 CT引导下肺实性结节切割活检术后出血、气胸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仔细评估,术中操作熟练度可以有效预判和降低出血、气胸的发生。
- 何闯李扬杨丽李廷源李良山文爽黄学全
- 关键词:肺结节CT引导活检出血气胸
- CT低张造影对胃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胃癌的CT表现,评价CT低张造影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胃镜病理证实的46例胃癌患者术前CT低张造影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CT低张造影较好地显示21例贲门癌、15例胃体癌、9例胃窦癌及1例全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灶。结论 CT低张造影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李良山周红军
- 关键词:胃癌计算机断层扫描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长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长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8例(23处长骨转移病变)长骨转移瘤患者的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3处病变中,位于肱骨者8处,股骨14处,腓骨1处。应用疼痛数字评分(NRS)及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系统标准(MSTS)评分,对术前术后疼痛、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治疗靶区23个,治疗靶区体积(GTV)为(29.25±22.06)cc,植入粒子数27(15,36),粒子活度0.8 m Ci,术后验证剂量D90(11 538.1±1 888.6)c Gy,治疗后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NRS评分、M STS评分在3个月随访期内均有改善(P<0.001,P<0.05)。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0.8%、41.3%、23.6%。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长骨转移瘤能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改善患者功能状态,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 李扬何闯陈玉潇杨丽李良山李廷源黄学全
-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