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金锋 作品数:33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紫色甘薯桂紫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桂紫薯1号是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紫色甘薯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鲜薯产量较高,干物率高,食味较好,鲜薯花青素含量较高,薯皮鲜紫色,颜色亮丽,适宜作为鲜食型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该品种的薯形随生育期的不同有较大差异,生育期90d时,薯形呈纺锤形,较细长,不饱满;生育期为120d时薯形呈短纺锤形,中间稍粗,两端稍细,薯形均匀美观,中薯率高;生育期150d时,薯形呈短圆柱形,大薯较多,薯形不美观。生产上如作为鲜食甘薯销售,宜在生育期为120d左右收获,如作为烘烤甘薯或加工等其他用途的,可适当延长生育期,可获得更高产量。 黄咏梅 李慧峰 李彦青 吴翠荣 滑金锋 陈天渊 卢森权关键词:甘薯 选育 栽培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筛选国家区试南方薯区参试甘薯新品种,为甘薯新品种选育和甘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2014-2015年,在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对10个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记载甘薯地上部性状特征,测定甘薯新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食味、病害抗性等。10个甘薯新品种中,普薯32号鲜薯产量达42486.30 kg/hm^2,比对照增产21.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福薯604鲜薯产量达39 519.60 kg/hm^2,比对照增产13.05%,增产达显著水平。普薯32号、福薯604、桂薯11-196和龙薯31号薯干产量分别为11 400.9、11 179.65、10 759.65和9864.2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9.33%、26.82%、22.06%和11.9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物率以湛薯11最高,为31.72%,比对照增加24.61%,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莆航薯1号,为31.63%,比对照增加24.26%,达极显著水平;桂薯11-196居第3位,为29.61%,比对照增加16.30%,达极显著水平。湛薯11熟食味最好,评分为88.75;其次为桂薯11-196、榕薯819,评分均为87.5。福薯604、广薯214、湛薯11、泉薯17和龙薯31号3种病毒(薯瘟病、蔓割病和疮痂病)均抗。淀粉型新品种桂薯11-196和广薯214整体表现较好,兼用型新品种普薯32号、福薯604和龙薯31号整体表现较好,适合在广西地区大面积种植。 滑金锋 陈天渊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关键词:国家区试 甘薯 抗性 食味 甘薯田不同除草剂防效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选用96%金都尔乳油、90%禾耐斯乳油、33%施田补乳油和25%宝成水分散粒剂4种不同除草剂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以及对甘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杂草防除效果最优,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了87%以上,且藤蔓鲜重和鲜薯产量均比空白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54.02%和29.32%,干物率和商品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杂草防效及对甘薯地上部藤蔓、鲜薯产量、干物率和商品率的影响综合考虑,使用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在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李慧峰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滑金锋 陈天渊关键词:甘薯 除草剂 防效 一种甘薯种子快速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甘薯种子的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甘薯种子快速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穿设有进料斗,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的顶部通过对称分布的支撑杆铰接有滤框,箱体与支撑板之间转动连... 李慧峰 陈天渊 黄咏梅 李彦青 滑金锋 范继征 廖金秀 银捷文献传递 一种甘薯幼苗移栽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苗移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幼苗移栽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移动机构、移栽机构和存放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于底座上,移动机构包括把手和支撑板,所述把手固接在底座的右侧上,所述支撑板对称固接在底座底部的两侧... 李彦青 李慧峰 陈天渊 滑金锋 黄咏梅 银捷 范继征 梁耀文 廖金秀 张世刚 马开彪文献传递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为促进农业害虫防治方法的研发,本文对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SPs)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回顾了近30年来对CSPs的化学感受功能以及非化学感受功能的研究动态,并结合其相关功能对CSPs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周巧玲 滑金锋 滑金锋关键词:昆虫 化学感受蛋白 结构特征 生理功能 桂南地区冬季甘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为解决广西春薯种苗供应不足的问题,对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冬季温室地热种薯育苗和大田拱棚种苗繁育方法,开展甘薯春季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种苗产量、育苗成本以及春薯生产之间的差异。【结果】温室大棚地热育苗方法种苗产出量为74万株/667m^2,百苗重为2.5kg,单株成本为0.075元,春薯栽插缺苗率为10.7%,鲜薯商品薯产量为1230.2kg/667m^2,单位面积纯收入为1260.2元/667m^2;大田拱棚育苗方法种苗产出量为1.5万株/667m^2,百苗重为4.5kg,单株成本为0.144元,春薯栽插缺苗率为7.1%,鲜薯商品薯产量为1706.5kg/667m^2,单位面积纯收入为2221.0元/667m^2。【结论】温室大棚地热种薯育苗方法是解决广西春种苗供应不足的有效方法。 李慧峰 李慧峰 李彦青 黄咏梅 郑刚辉 李彦青 刘义明 滑金锋关键词:甘薯 种苗 一种对甘薯小象甲进行RNAi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甘薯小象甲RNAi装置,还公开了一种对甘薯小象甲进行RNAi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靶标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dsRNA;取甘薯小象甲成虫置于的甘薯小象甲RNAi装置中,盖上盒盖;将... 滑金锋 陈天渊 李慧峰 黄咏梅 李彦青 廖金秀 银捷 梁耀文 马开彪 张世刚 王典杰 陈洪超小象甲抗性鉴定方法及不同品种甘薯抗性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甘薯品种对小象甲抗性的鉴定方法,并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为选育抗小象甲的甘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制定不同的抗性指标,在单因素变量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网室和实验室试验,对泉薯17、榕薯819、福薯604、广薯214和普薯32号5个不同甘薯品种小象甲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检测不同甘薯品种对小象甲的抗性。【结果】明确了茎叶和薯块危害减退率相关抗性指标,制定了高感、感、抗、中抗、高抗5个抗性级别。甘薯品种的茎叶比薯块危害指数较轻,差异不显著。除泉薯17和广薯214外,其余品种之间危害指数差异显著。两年的危害减退率差异不大,普薯32号平均为21.17、泉薯17为38.78、广薯214为48.00、福薯604为70.91。【结论】以榕薯819为对照,普薯32表现为中抗,泉薯17和广薯214为感,福薯604为高感,该方法可对不同甘薯品种的小象甲抗性进行有效检测。 滑金锋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李慧峰 陈天渊关键词:小象甲 甘薯品种 抗性鉴定 甜糯玉米与甘薯套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甜糯玉米/甘薯套作的最佳模式,以探索最适宜广西本地的甘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单作甘薯产量均高于套作的甘薯产量,桂薯131提高套作玉米产量5.06%。广87品种无论套作还是单作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品种。 张玉 吴翠荣 陈天渊 黄咏梅 李彦青 李慧峰 滑金锋关键词:甘薯 玉米 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