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
- 作品数:2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2023年
- 分析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86例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优质护理),各43例,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为下肢创伤骨折术后老年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模式,可改善凝血指标,降低血栓发生风险,另一方面可减轻患者心理应激,获得满意护理评价,可推广。
- 马志雯刘坚
- 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健康管理模式在骨关节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40例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Mazur标准评分大小、视觉模拟疼痛标准评分大小Tegner标准评分大小三项关节功能评分大小分别是(84.18±5.14)分、(2.22±0.12)分以及(5.85±1.67)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健康状况,进一步对促进患者骨关节相关功能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
- 李惠图张丽萍刘坚
- 关键词:骨关节病护理
-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科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88例骨关节外科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严重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的术后疼痛严重程度、止痛满意度、疼痛治疗方式满意度以及疼痛照顾满意度评分分别是(3.56±1.13)分、(4.30±0.17)分、(4.89±0.59)分以及(4.60±0.44)分,和对照组对应的疼痛严重程度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关节外科患者采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提升疼痛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早日痊愈。
- 刘坚王瑛刘佳
- 关键词:护理工作模式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注射鸡尾酒与镇痛泵镇痛的对比
-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内鸡尾酒式混合剂局部注射与镇痛泵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5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于关闭切口前行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包括吗啡、罗哌卡因、曲安奈德、肾...
- 刘坚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鸡尾酒镇痛泵
- 腰椎矫正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腰椎矫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腰椎矫正固定器,包括矫正器、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所述矫正器一端固接有第一束腰带,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束腰带;所述第一矩形块设置在第一束腰带端部,其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矩形...
- 汪丽曹晓林李晓霞刘坚姑再努·艾海提杨贞妮陆林松葛瑾
- 文献传递
- 一种下肢抬高辅助器械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康复治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下肢抬高辅助器械,包括设置在支撑筒内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上连接设置着带有刻度线的升降杆,升降杆上端设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将两个升降杆连接,两个连接件之间...
- 陆琳松张丽萍王瑛朱冬梅刘婷婷刘坚杨贞妮白雪李洁郭静马媛刘佳葛瑾曹媛屈晶李巧巧袁宏
- 文献传递
- 可调节型双臂防旋鞋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型双臂防旋鞋,其包括鞋套,在鞋套的鞋底的鞋跟部装设有一个或两个绕轴旋转的旋杆。本申请结构简单实用,可有效固定患者双脚,穿着舒适,制作成本较低,使用成本低廉,为患者减少治疗支出。
- 徐万龙王瑛朱冬梅张丽萍张晶刘坚马志雯袁宏王浩赵喜滨赵巍哈巴西·卡肯殷剑
- 文献传递
-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的应用
- 目的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在骨关节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八十八例骨关节外科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式,护理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的模式,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严重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 刘坚
- 关键词:护理工作模式
- 系统性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析
- 2018年
- 探讨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133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6),对照组行传统骨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40%,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系统性护理干预运用至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刘坚王瑛
-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 延续性康复护理在骨缺损患者肢体延长术后的应用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深入评估延续性康复护理在骨缺损患者接受肢体延长术后的应用效果,并将其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康复策略。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设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管理、肢体功能锻炼等基础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这种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家庭康复指导以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在疼痛程度、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及生活质量上均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肢体功能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与之相比,对照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则不是很显著。结论 对骨缺损病人接受肢体延长手术后延续性康复护理效果明显。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更好地缓解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对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 刘坚
- 关键词:骨缺损延续性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