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霞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碘含量
  • 4篇肝脏
  • 4篇成像
  • 4篇穿孔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血供
  • 3篇转移瘤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胃肠道穿孔
  • 3篇螺旋CT
  • 3篇肝转移
  • 3篇肝转移瘤
  • 3篇MRI
  • 3篇肠道
  • 2篇血管
  • 2篇隐窝
  • 2篇正常肝脏
  • 2篇气腹

机构

  • 16篇河北省沧州中...
  • 3篇沧州中西医结...
  • 2篇沧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9篇孙晓霞
  • 9篇于代友
  • 9篇兰国宾
  • 7篇李凤陈
  • 7篇王浩
  • 6篇张桂成
  • 5篇路凯
  • 5篇戴士林
  • 5篇温杰
  • 4篇马宇
  • 3篇郭福庆
  • 3篇陈雯
  • 3篇张伟
  • 2篇岳福岭
  • 2篇刘闯
  • 2篇李宝栋
  • 1篇李胜水
  • 1篇薛秀荣
  • 1篇王平
  • 1篇王娇

传媒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标准肺窗、腹窗、脂肪窗在胃肠道穿孔气腹征中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及在软读片中的作用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CT扫描后肺窗、腹窗、脂肪窗在胃肠穿孔气腹征中的诊断价值,指导选择恰当的基础窗技术进行软读片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61例手术确诊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肺窗、腹窗、脂肪窗进行双盲软读片观察,研究3种窗技术对不同部位气腹征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气腹征容易积聚的10个部位检出率经χ2检验分析,在如下部位存在差异性:肝脏表面周围(χ2=11.349,P<0.05),胃小网膜囊(χ2=21.443,P<0.05),肝门肝裂部(χ2=17.485,P<0.05),肠系膜及小肠周围(χ2=36.662,P<0.05),回盲部(χ2=14.271,P<0.05),直肠、乙状结肠周围(χ2=15.695,P<0.05)。结论上腹部使用肺窗和腹窗,中腹部使用脂肪窗,下腹、盆腔使用腹窗,可以提高气腹征的检出率,三视窗同步观察,以基础窗调整窗值,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消化道穿孔。
兰国宾历严明戴士林李凤陈路凯孙晓霞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气腹X线计算机
膀胱憩室癌的诊治现状被引量:1
2017年
膀胱憩室癌发病率低,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只依靠临床症状诊断该病存在较大困难,需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近年来,影像学设备日趋完善,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诊断各类疾病。本文整理膀胱憩室癌的各类辅助检查手段,并比较其优劣,为临床能合理地选择检查方法诊断膀胱憩室癌提供依据。
李凤陈王浩陈雯孙晓霞张伟兰国宾
关键词:膀胱憩室癌CT膀胱造影
多窗调整技术在胃肠道穿孔气腹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CT扫描后多种窗宽、窗位调整技术在胃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的胃肠穿孔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肺窗、腹窗、脂肪窗在发现不同部位气腹征的差异。结果本组研究中合理运用三种窗宽、窗位技术可以提高气腹征的检出率,经2检验分析显示不同部位气腹征的统计数据如下:肝脏表面周围(2=7.536,P<0.05),胃小网膜囊(2=6.991,P<0.05),肝门肝裂部(2=8.663,P<0.05),胃脾间隙(2=0.577,P>0.05),肾周(2=0.097,P>0.05),升降结肠周围(2=0.686,P>0.05),肠系膜及小肠周围(2=27.118,P<0.05),大网膜前后(2=0.445,P>0.05),回盲部(2=5.072,P>0.05),直肠、乙状结肠周围(2=10.286,P<0.05)。结论肺窗对肝脏表面周围游离气体检出率最高,腹窗对胃小网膜囊及肝门、肝裂积气显示较好;对于肠系膜及小肠周围积气首选脂肪窗;直肠、乙状结肠周围的积气以腹窗显示率最高;因此上腹部应该选择肺窗和腹窗来观察气腹征,中腹部首选脂肪窗观察气腹征,下腹、盆腔的游离气体使用标准腹窗更利于发现气腹征。
兰国宾戴士林路凯孙晓霞李凤陈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气腹
正常肝脏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测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建立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方法对133例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正常肝脏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获得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孙晓霞张桂成马宇温杰王浩于代友张文强
关键词:肝脏碘含量
腓骨干骺端软骨母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1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疼痛半月就诊。查体:左腓骨下段增粗,压痛较明显。余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李凤陈张伟兰国宾王浩孙晓霞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MRI脑灌注成像参数、sICAM1、S-100联合诊断后循环脑缺血价值及意义
2021年
探究 MRI脑灌注成像(MRI-PWI)参数、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子1(sICAM1)、S-100联合诊断后循环脑缺血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 11月~2019年11月我院64例后循环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53例 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及研究组不同疾病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MRI-PWI参 数 [相 对 脑 血 容 量 (rCBV)、相 对 脑 血 流 量 (rCBF)、达 峰 时 间 (TTP)]、血清sICAM1、S-100,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单一 及联合诊断后循环缺血价值。结果 (1)研究组rCBV、rCBF低于对照组,TTP、 sICAM1、S-100高于对照 组(P<0.05);(2)研 究 组 CI患 者rCBV、rCBF 低 于 TIA患者,TTP、sICAM1、S-100高于 TIA患者(P<0.05);(3)研究组重度神经 功能缺损患者rCBV、rCBF低于轻度、中度患者,TTP、sICAM1、S-100高于轻 度、中度患者(P<0.05);结论 MRI-PWI参数、sICAM1、S-100在后循环缺血 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疾病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联合诊断价值较高,有 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李凤陈兰国宾孙晓霞于代友陈雯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正常肝脏和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探讨正常肝脏及脂肪肝肝实质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方法:选取133例非肝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及32例脂肪肝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脂肪肝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38±0.05)和(1.16±0.15)。正常肝脏与脂肪肝肝实质的NIC值和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3,t=6.07;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对正常肝脏的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有明显影响。
孙晓霞张桂成马宇温杰王浩于代友张文强
关键词:肝脏脂肪肝碘含量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e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of kidney,MTSCC-K)为低度恶性肾脏上皮肿瘤,是肾细胞癌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MTSCC-K 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孙晓霞
关键词:肾癌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磁共振成像
双足跟腱黄色瘤的超声、MRI表现与病理对照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病例资料 患者,女,61岁,发现双侧跟腱处肿物40年,肿物逐渐长大,影响外观,行走后自觉肿胀酸楚,来我院就诊。家族中无同类病史记述。查体:双侧跟腱处肿物位于皮下,大小均约10 cm×16 cm,界限不清,表浅静脉无怒张,皮温不高,无压痛,质软,活动度可,双侧足踝活动无受限,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足趾痛觉灵敏,血运良好。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5.28 mmol/L,甘油三酯6.7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6 mmol/L,载脂蛋白 B 1.20 mmol/L。
兰国宾李双标戴士林张伟孙晓霞
关键词:跟腱黄色瘤超声检查
多层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在胃肠道穿孔诊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CT在消化道穿孔准确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行64层螺旋CT薄扫,并MPR矢状位、冠状位重建,根据游离气体、肠壁的局部缺损、局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判断穿孔位置,根据影像学表现指导外科治疗.结果:胃窦部19例,十二指肠球部10例,小肠3例,阑尾2例,直肠1例,CT术前对穿孔定位准确率达86%(30/35).结论: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能早期定性、定位诊断胃肠道穿孔,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兰国宾孙晓霞路凯李宝栋郭福庆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螺旋CT腹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