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 作品数:27 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心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总胆红素、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总胆红素、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7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总胆红素、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水平,并改善脂质代谢,且安全。
- 张娜史菲霍明艳金大鹏
- 关键词:益心舒胶囊冠心病心绞痛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尿酸
-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起搏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对比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与右室间隔起搏(RVSP)相比较的具体优势。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三度AVB于该院住院并具备永久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患者56例,26例行LBBaP,30例行RVSP,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LA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程控仪测定2组患者术中,术后3、6个月心室电极参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LBBaP组患者QRS波宽度窄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阈值、感知、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内,LBBaP组术后无阈值增高现象。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LAAD和LVEDD低于RVSP组,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高于R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LBBaP组患者NT-proBNP值低于RVSP组,术后6个月时差别进一步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SP相比,LBBaP是一种更理想且安全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 石明明黄贤胜王虹李舒承王晓晓王青松张娜高海超梁浩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60例中青年冠心病病例,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对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行为影响这三项观察指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个性化健康教育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 霍明艳张娜付世杰周青云赵洁高海超丁振江
-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中青年冠心病
- 降钙素原测定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测定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及诊断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01例,单纯心力衰竭、单纯肺部感染及正常对照组各100例的PCT值,分析PCT诊断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组PCT值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PCT值及正常对照组PCT值(均P<0.05);单纯心力衰竭组PCT值低于单纯肺部感染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单纯肺部感染组PCT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PCT单侧95%参考值(P5)>0.03ng/ml,最佳诊断界值为0.14ng/ml。结论:PCT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识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 夏爽黄贤胜李舒承刘超张娜史菲胡娜叶卉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部感染降钙素原
- 晚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后行晚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心室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87例住院期间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晚期PCI的患者手术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并与43例单纯药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梗死初期及后期的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晚期PCI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亚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亚组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差异,以及开通不同梗死相关血管及不同数量梗死相关血管晚期PCI左心室功能。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晚期PCI较对照组左心室功能有所改善,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率(LVFS)明显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亚组和NSTEMI亚组患者LVEF、LVFS、LVEDD、LVE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TEMI组患者与NSTEM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通不同梗死相关血管的左前降支组、左回旋支组、右冠状动脉组与对照组比较,LVEDD、LVESD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通不同数量梗死相关血管与对照组比较,LVEF明显增加,LVEDD、LVESD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晚期PCI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晚期PCI对STEMI亚组和NSTEMI亚组心功能影响无差别;开通不同梗死相关血管行晚期PCI可抑制左心室重塑;晚期PCI开通不同数量冠状动脉可改善左心室功能、抑制左心室重塑。
- 严露黄贤胜王虹赵瑜李舒承张娜王青松王晓晓
- 关键词:急性病心肌梗死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
- 腰臀指数与体重指数在冠心病多因素致病模型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腰臀指数与体重指数在冠心病多因素致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与80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腰臀指数与体重指数。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组在体重指数与腰臀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
- 霍明艳周青云张娜高海超孙立丁振江
- 关键词:体重指数
- 文献传递
- 血清脑钠肽水平与老年肺栓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水平与老年肺栓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肺栓塞患者97例临床完整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复合终点事件进行分组,将未发生复合终点事件61例纳入A组,将发生复合终点事件36例(死亡5例、心源性休克6例,溶栓11例、采用血管活性药物14例)纳入B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详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深静脉血栓史、吸烟史等)、右心功能不全、血浆肌钙蛋白、血清脑钠肽水平。采用Spearman方法,对血清脑钠肽水平与老年肺栓塞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深静脉血栓史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及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B组血清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脑钠肽水平与老年肺栓塞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0.427,P=0.000)。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越高,老年肺栓塞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不良事件的风险越大,密切监测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并合理控制,以改善预后。
- 王青松张娜齐翠翠
- 关键词:肺栓塞血清脑钠肽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T2DM患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T2DM伴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均接受降糖及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治疗组和强化组分别另予辛伐他汀20、40 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心肌损害及炎性标志物,超声检查左心室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长期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TC、TG、LDL-C均降低(P均<0.01),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脑尿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P均<0.01),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均<0.05),左心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降低(P均<0.05);与治疗组比较,强化组血TC、TG以及LDL-C水平低(P均<0.01),血清CK-MB、c Tn T、BNP及hs-CRP水平低(P均<0.01),LVEF较高(P均<0.05),LVPWT、LVEDD较低(P均<0.05),远期生存率高(P<0.05),药物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与20 mg辛伐他汀比较,40 mg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老年T2DM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左心功能,提高远期生存情况,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 王文丰孙历贤巨名飞张娜王鹏飞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辛伐他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功能远期疗效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性。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经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15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性别比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收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资料以及随访记录,将其分析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组患者中发病年龄小(P<0.01),吸烟比例高(P<0.05),BMI指数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P<0.05)、肾小球滤过率(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P<0.01)、高血脂(P<0.05)比例均高,而患高血压(P<0.05)、糖尿病(P<0.05)发病比例低,既往卒中史发病比例高(P<0.05),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男女比例中,左心室射血分数和GRACE评分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MACCE、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女性组出血率明显高于男性组,出血差异主要表现在BARC1~2级间的区分,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各不相同,针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式,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轻患者的代谢异常,从而有望减少早发冠心病的发生率,其次女性和心肌梗死是PCI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识别这些术后因素,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性。
- 霍明艳张娜刘环亚周青云王珠秀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
- 辛伐他汀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辛伐他汀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2年6月—2014年2月,选取该阶段内本院收治的88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左心功能、炎性标志物水平、药物不良反应、远期生存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实验组的BN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对比组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间隔厚度、左心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随访2年发现,实验组的2年生存率为95.45%,较对比组更高。结论:在合并糖尿病且出现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辛伐他汀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的血脂水平以及炎性反应,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且安全可靠。
- 王文丰金大鹏张英赵杰张娜王鹏飞
-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辛伐他汀参附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