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文远

作品数:2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硫化
  • 5篇硫化钼
  • 5篇二硫化钼
  • 4篇电池
  • 4篇原子力显微镜
  • 4篇水热
  • 4篇微米
  • 4篇离子
  • 3篇多孔
  • 3篇多孔材料
  • 3篇水热反应
  • 3篇热反应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电池
  • 3篇硫氰酸
  • 3篇硫氰酸铵
  • 3篇纳米
  • 3篇晶界
  • 3篇孔材料

机构

  • 23篇湘潭大学
  • 2篇佛山湘潭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3篇何文远
  • 17篇郑学军
  • 6篇彭金峰
  • 5篇肖逸锋
  • 3篇许艳飞
  • 3篇吴靓
  • 3篇张强
  • 2篇刘艳
  • 2篇龚建勋
  • 2篇杨燕
  • 2篇汤智
  • 2篇李雪丰
  • 1篇钱锦文
  • 1篇陈伟
  • 1篇贺跃辉
  • 1篇丁燕怀
  • 1篇左青松

传媒

  • 2篇材料工程
  • 1篇实验力学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层间距宽化二硫化钼的一步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
2023年
提出一种通过增加反应物中硫脲比例来合成层间距宽化的二硫化钼(E-MoS_(2))的一步合成方法。该方法中,过量硫脲高温下转化为硫氰酸铵原位嵌入MoS_(2)层间使层间距宽化,避免传统E-MoS_(2)的复杂合成过程和外来插层分子的引入。该方法合成的E-MoS_(2)微米花展现出良好的析氢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析氢过电位为285 mV,塔菲尔斜率为68.5 mV/dec,远低原始MoS_(2)的析氢过电位(588 mV)和塔菲尔斜率(122.2 mV/dec)。该E-MoS_(2)析氢性能的提升可归因于:层间距的宽化优化MoS_(2)的电子结构,从而提高导电性,降低氢吸附自由能;且合成过程中硫氰酸铵分子的原位嵌入抑制MoS_(2)的生长,减小其微米花尺寸,使其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该E-MoS_(2)微米花有望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非贵金属析氢电催化剂。
郑学军陈隆源王经纬朱红伟何文远
关键词:硫氰酸铵
Mn,P共掺杂MoS_(2)微米花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提出一种阴、阳离子共掺杂策略,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Mn,P共掺杂的MoS_(2)微米花(Mn,P)-MoS_(2)析氢电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Mn,P)-MoS_(2)的结构、形貌、成分及化合价态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电解水析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n,P原子被成功掺入MoS_(2)晶格中;(Mn,P)-MoS_(2)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析氢过电位为235 mV,塔菲尔斜率为61.2 mV·dec^(-1),远低于纯MoS_(2)及单一的Mn或P掺杂MoS_(2),具备良好的析氢稳定性。(Mn,P)-MoS_(2)具有优异的析氢性能可归因于:Mn,P的掺入激活MoS_(2)的惰性基面,优化MoS_(2)的电子结构,提升其电导率,且Mn,P的协同作用实现单一阴离子或阳离子掺杂的互补优势,增加面内析氢活性位点的数目,加快Volmer电化学吸附步骤的进行。
何文远朱红伟熊小燕王经纬陈丽娟凌辉谢龙郑学军
关键词:析氢反应电解水
一种气凝胶状二硫化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凝胶状二硫化钒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首先是使用偏钒酸铵作为钒源,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氨水调节PH值,所述的偏钒酸铵和硫代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5~10),氨水1~2ml配置成前驱体;将所述...
郑学军张强何文远
文献传递
一种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微米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微米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微米花材料具有层状微米花结构;所述层状微米花结构由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纳米片组装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钼源及硫脲在...
郑学军王经纬何文远陈隆源王银民
文献传递
一种检测材料晶界的晶体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材料晶界的晶体结构的方法,将待检测材料置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样品仓中,施加法向载荷,获取待检测材料的摩擦信号;缩小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范围,增大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频率,获取待检测材料的晶界上的摩擦信号;对摩擦...
彭金峰黄宽郑学军张嘉林何文远李立豪
文献传递
一种Al‑Mg合金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合金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Al‑Mg合金多孔材料是由Al、Mg两种金属材料烧结而成,Al占该材料重量的30~70%,余量为Mg;该材料组成相包括α(Al),β(Al<Sub>3</Sub>Mg...
肖逸锋何文远曾凡检吴靓许艳飞刘艳汤智
文献传递
一种钼掺杂二硫化钒微米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掺杂二硫化钒微米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钼掺杂二硫化钒微米花材料由钼掺杂二硫化钒纳米片自组装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钒源、钼源和氨水加入至水中,搅拌至透明,再加入硫源,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液进行一步...
郑学军何文远彭金峰王银民
文献传递
一种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微米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微米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微米花材料具有层状微米花结构;所述层状微米花结构由硫氰酸铵插层二硫化钼纳米片组装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钼源及硫脲在...
郑学军王经纬何文远陈隆源王银民
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是解决当今社会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开发性能优异的能源存储和电催化材料是推动能源存储与转换技术进步的核心。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稳定的层状结构、丰富的元素组成和多样性的电子结构特点,为开发新...
何文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
Sn、P共掺杂MoS_(2)纳米花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2023年
掺杂被证实是激活MoS_(2)面内析氢活性,从而提高其析氢性能的有效手段,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单一的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掺杂。本工作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Sn、P金属-非金属原子共掺杂的MoS_(2)纳米花(Sn,P-MoS_(2))。通过XRD、Raman、XPS、SEM和EDS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n和P原子成功共同掺杂进入MoS_(2)晶格且均匀分布。与纯MoS_(2)和单一的Sn金属原子或P非金属原子掺杂MoS_(2)相比,Sn,P-MoS_(2)纳米花在0.5 mol/L H 2SO 4溶液中展现出更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10 mA/cm 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为277 mV,塔菲尔斜率为50.2 mV/dec。Sn,P-MoS_(2)纳米花优异的析氢性能可归因于Sn、P原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促进了面内析氢活性位点的形成,同时减小了边缘活性位点的氢吸附自由能。这种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共掺杂策略为MoS_(2)基析氢电催化剂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周靓何文远陈隆源朱红伟陈丽娟凌辉郑学军
关键词:活性位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