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东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载氧重整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氧重整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催化剂包括复合主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复合主活性组分主要选用氧化铁和氧化镍,助剂选用氧化镁或氧化铈,载体选用氧化铝。所述催化剂能够应用于由生物质、城市污泥等低品质含...
- 何涛吴晋沪王志奇武景丽李建青赵瑞东
- 一种固体燃料分级热解气化系统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体燃料分级热解气化系统及其方法,所述固体燃料分级热解气化的方法采用低温热解处理获得的富H<Sub>2</Sub>O和CO<Sub>2</Sub>的低温热解燃气作为气化炉的气化剂,可有效降低气化炉中燃烧区...
- 吴晋沪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
- 一种基于化学链技术同时制备氨气和合成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化学链技术同时制备氨气和合成气的方法,方法包括步骤:将复合金属载氧体、氮气与碳还原剂进行固氮反应,生成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将所述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与水蒸气进行产氨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气,...
- 武景丽王志奇何涛李建青赵瑞东陈天举刘广波张金芝杨静訾仲岳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液分离器,一是通过对所述气液分离器内构件的设计,在气液分离器内实现了离心式分离与常规重力式分离的结合,有效增强了气液分离效果。同时,避免了常规离心式导流螺旋片设计,减少了装置复杂度;二是通过返流帽和折流...
- 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晋沪陈骁褚腊林张国华田亮
- 煤矸石与半焦富氧混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实验,研究了煤矸石与半焦的富氧混烧特性,考察了半焦混烧比例、O_(2)含量和反应温度对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烧半焦和提高O_(2)含量均可显著改善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能,当半焦混烧比例为75%时,着火和燃尽指数最高。随半焦混烧比例增大,CO和SO_(2)转化率均逐渐降低。提高反应温度,CO转化率降低,SO_(2)转化率增大,NO转化率呈现先升高然后降低或缓慢增加趋势。反应温度为900℃时,混烧半焦可降低燃烧过程的NO排放量。其余反应温度下,混烧半焦会增大NO转化率。随O_(2)含量升高,混合燃料富氧燃烧过程的CO转化率降低,NO转化率升高,SO_(2)峰值释放量和转化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O_(2)体积分数为20%时,SO_(2)转化率最低。
- 戴若薇赵瑞东王志奇秦建光陈天举吴晋沪
- 关键词:煤矸石半焦富氧燃烧燃烧特性污染物排放特性
- 城市生活垃圾与煤矸石混烧特性及其HCl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城市生活垃圾与煤矸石单独及混合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温管式炉燃烧装置考察了PVC、NaCl及MSW与煤矸石混烧过程中HCl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在煤矸石中掺烧部分MSW可有效改善煤矸石的燃烧特性,尤其是脱挥发分和着火特性。综合考虑燃烧特性变化,建议MSW掺混比例为20%。PVC与NaCl掺混比较低时,煤矸石可抑制PVC燃烧过程中HCl的析出,会显著促进NaCl中HCl的析出;当掺混比增大时,上述作用逐渐减弱。MSW与煤矸石混烧时,会促进HCl的析出,增大烟气中HCl的浓度。当掺混比为10%时,HCl排放浓度达到56.22 mg/m^3,已超过中国国家标准,必须采取相应脱氯措施。
- 李晓云赵瑞东秦建光吴晋沪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煤矸石混烧氯化氢
- 一种固体燃料中氯含量的燃烧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燃料中氯含量的燃烧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燃烧测定装置包括石英燃烧管、助燃剂源、水蒸气发生器、管式炉、尾气冷凝管和吸收瓶。石英燃烧管包括外管、内管和样品管。装有样品的样品管置于内管中,与内管中的氧气和水蒸...
- 吴晋沪赵瑞东秦建光陈天举王志奇武景丽李晓云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温高压反应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反应器,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温高压反应器下料堵塞的问题,避免了高温高压对扰动机构的影响,提高了下料效率,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下部沿其环向间隔设有若干扰动机构...
- 褚腊林陈骁张国华田亮吴晋沪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美玲付正广
- 一种固体燃料多效一体耦合提质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燃料多效一体耦合提质方法及系统,所述提质系统包括:燃料预处理装置,用于对固体燃料进行预处理;一体化提质反应器,与燃料预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预处理后的固体燃料依次进行溶洗处理、水热处理、烘焙处理及...
- 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晋沪陈骁褚腊林张国华田亮
- 煤颗粒物性及热转化特性随粒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与常规煤粉(百微米)相比,超细煤粉(<20mm)的颗粒性质与热转化特性均可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粒径煤粉的元素组成、官能团分布及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不同粒径煤样的热解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C元素含量逐渐增加,煤粉表面变得更加粗糙,煤粉表面羟基官能团增多,而芳烃C=C及CH3官能团减少;煤的热解过程可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热缩聚3个阶段;随着粒径的减小,热解最终失质量逐渐减小;在煤的燃烧过程中,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着火温度Ti、燃尽温度Tf具有减小的趋势,而最大燃烧速率(dω/dt)max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具有增大的趋势,煤粉的燃烧特性随着其粒径的减小而得到明显改善。
- 张金芝李海宾赵瑞东武景丽何涛王志奇
- 关键词:煤粉粒径物理性质燃烧特性热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