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
- 作品数:88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采用难熔金属基的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反应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难熔金属基的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反应堆,包括基体和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所述基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的燃料空腔,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所述燃料空腔内;所述多重包覆...
- 李垣明 路怀玉 唐昌兵李权余红星柴晓明李文杰黄永忠张坤 高士鑫辛勇青涛郭子萱 殷明阳 王严培 邱玺
- 气冷堆用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性能分析及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是将三重各向同性包覆(TRISO)燃料颗粒弥散于金属或陶瓷基体形成的颗粒增强复合燃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裂变产物包容能力和辐照稳定性,是高温气冷堆中较具发展前景的燃料形式之一。本文提出将TRISO燃料颗粒弥散于SiC基体的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设计方案,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了该燃料元件三维热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初步实现了该燃料元件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元件的温度最大值位于燃料元件外侧,应力峰值位于冷却剂通道壁面,边距比为0.76~0.84、孔距比为0.68~0.75时燃料元件热应力最小。本文建立的棱柱型弥散微封装燃料性能分析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为后续该型气冷堆燃料元件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 赵波李权李垣明黄永忠马强粟敏刘振海齐飞鹏马超陈浩
- 一种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下管座及核燃料组件
-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下管座及核燃料组件,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包括点阵支撑机构,所述点阵支撑机构包括点阵连接层以及镂空栅格;所述点阵连接层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点阵单体,至少...
- 焦拥军蒲曾坪唐传宝刘孟龙李垣明陈平李权任全耀杜思佳张坤郑美银李正阳肖忠郭晓明段鑫
- 一种计算U<Sub>3</Sub>Si<Sub>2</Sub>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燃料棒堆内辐照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领域,具体涉及计算U<Sub>3</Sub>Si<Sub>2</Sub>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在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之间间隔的Δt时间内新产生的裂变气体浓度和...
- 胡超陈平张坤周毅李文杰高士鑫何梁尹春雨秋博文李权陈定勇邢硕范航王严培
- 一种燃料组件连接结构及燃料组件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连接结构及燃料组件,包括上管座、连接套管及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套设于所述连接套管的外侧壁上,所述锁止环的外侧壁上凸设有配合凸耳,所述上管座分别贯穿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导向管孔与装配通槽,所述装配...
- 蒲曾坪焦拥军张坤陈平何瑞李权杜思佳郑美银肖忠雷涛李正阳任全耀
- 高安全特性复杂结构多重包覆弥散燃料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特性复杂结构多重包覆弥散燃料元件及其制备方法,燃料元件包括TRISO颗粒、燃料元件用SiC构件以及封装盖板;所述TRISO颗粒为多层包覆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燃料核芯、疏松热解碳层、致密热解碳层、Si...
- 陈平刘仕超彭诗念李权李垣明杨青峰黄永忠李晨曦郭子萱陈定勇邱玺张毅乐粟敏赵波朱发文
- 一种降低燃料棒位损伤和压力损失的单金属定位格架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压水堆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降低燃料棒位损伤和压力损失的单金属定位格架,为方形栅元结构,由两组条带相互垂直插配构成,每个栅元相对方向上设置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弹簧和刚凸;所述弹簧为由栅元...
- 雷涛焦拥军陈杰陈平郑美银彭园李权李垣明黄永忠任全耀蒲曾坪韩元吉邱玺
- 文献传递
- 一种管件阻氢渗透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管件阻氢渗透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阻氢渗透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管件表面抛光与清洗;步骤二、Y<Sub>2</Sub>O<Sub>3</Sub>/TiO<Sub>2</Sub>复合涂层制备;...
- 段振刚李垣明辛勇 朱昌达粟敏张伟 赵艳丽 任全耀张林杨洪杨雯 杨吉军 唐昌兵 高士鑫李权 惠永博
- 多孔弥散微封装燃料元件多场耦合性能分析
- 2024年
- 高温气冷堆是核热推进的主力候选堆型之一,燃料元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反应堆的性能,高温气冷堆的燃料元件形式众多,高安全性的弥散微封装燃料在高温气冷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温气冷堆用弥散微封装燃料开展研究。提出将TRISO燃料颗粒弥散于SiC基体的多孔弥散微封装燃料的设计方案,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了三维热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初步实现了该燃料元件性能分析,开展了不同冷却剂流量下的燃料元件热力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流量越高,燃料元件最高温度越低,分别为1 340、1 250、1 180 K,远低于SiC材料熔点,无熔化风险;六棱柱内部的温度分布相对均匀,而六棱柱6个角处的温度分布相对不均匀;基体最大主应力出现在冷却剂流道周围,最大主应力最大值为95.6 MPa,其余位置整体最大主应力较小,最大主应力低于SiC材料断裂强度。
- 李晨曦李权黄永忠赵波王浩煜刘仕超李垣明陈平
- 关键词:多场耦合
- 一种采用六棱柱包壳的热管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堆芯结构
-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六棱柱包壳的热管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堆芯结构,包括:燃料元件1、热管2、限位基体3、筒体容器4及堆芯上栅板5;其中所述燃料元件1和热管2呈蜂窝型排布设置于筒体容器4内部,所述燃料...
- 黄永忠李权柴晓明李文杰余红星李垣明唐昌兵高士鑫刘振海段振刚路怀玉王金雨马超齐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