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吮吸训练对脑瘫高危儿摄食能力及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吮吸训练对脑瘫高危儿摄食能力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脑瘫高危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吮吸训练。两组干预后第1、2、3、6个月末均接受小儿饮食行为状况量表测评,并记录在不同时间段的体质量及身高。结果两组干预前饮食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第1、2、3、6个月末饮食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饮食行为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43.139,P<0.05),两组饮食行为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25.073,P<0.05)。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3、6个月末身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身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8.426,P<0.05),两组身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1.641,P>0.05)。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个月末体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不同时间点之间体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63.074,P<0.05),两组体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 =7.369,P<0.05)。结论吮吸训练应用于脑瘫高危儿,能有效提高其摄食行为能力,且能改善发育状况,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 刘常青刘静
- 关键词:脑性瘫痪
- 匹多莫德防治脑性瘫痪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防治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脑瘫合并RRI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同时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服匹多莫德每次400 mg,每天1次,持续服用60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 A、Ig G水平比治疗前升高(P<0.05),但Ig 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 A、Ig G、Ig 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时间均缩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BUN水平、ALT水平、WBC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防治脑瘫患儿RRI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恩华左满凤钟新郑申健刘静罗晓妹
- 关键词:匹多莫德脑性瘫痪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
- 全身运动质量结合诱发电位在预测高危新生儿运动发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结合诱发电位(EPs)对预测高危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2例儿童神经康复科门诊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分别在GMs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进行GMs评估和EPs检测,连续随访并在纠正年龄12月龄时根据2006年脑瘫(CP)诊断标准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确定其运动发育结局,计算全身运动质量、诱发电位以及两者结合的预测效度。结果 112例研究对象运动发育结局,脑瘫26例(23.2%)、运动发育迟缓14例(12.5%)、正常72例(64.3%)。扭动运动阶段GMs及正中神经诱发电位(MNSEP)均异常对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灵敏度80.0%,特异度98.6%,阳性预测值97.0%,阴性预测值89.9%;不安运动阶段GMs异常对于脑瘫的预测灵敏度96.1%,特异度97.7%,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98.8%;GMs及MNSEP均异常预测效度无显著提高。两阶段中MNSEP均异常对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灵敏度82.5%,特异度91.7%,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0.4%。结论在扭动运动阶段联合GMs及MNSEP可提高对高危新生儿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效度。
- 张海燕周俊汪珍珍屠燕屏刘静刘常青杨恩华
- 关键词:全身运动诱发电位运动发育脑性瘫痪新生儿
- 诱发电位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诱发电位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且出院后在本院小儿神经科门诊完成发育随访的63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出生后第2周及第6周进行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并记录结果,以两时段均出现异常判断为运动发育落后(DM)。在患儿6个月龄时根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版)(PDMS-2)作为金标准评价其运动发育结局。以此评价3种方法预测DM的价值。结果 63例患儿运动发育结局:DM 27例(42.9%)、正常36例(57.1%)。MNSEP、BAEP、FVEP预测DM的灵敏度分别为:85.2%、59.3%、63.0%;特异度分别为88.9%、86.1%、86.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2%、77.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73.8%、75.6%;约登指数分别为0.741、0.454、0.491;Kappa值分别为0.74、0.47、0.50。MNSEP与BAEP、FVEP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6;χ~2=4.17,P=0.041);MNSEP与BAEP、FVEP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χ~2〈0.01,P〉0.05)。结论诱发电位可以用于中重度HIE新生儿运动发育早期预测。MNSEP预测效能优于BAEP及FVEP,值得在中重度HIE新生儿中开展应用。
- 周俊汪珍珍张海燕易海英刘静
- 关键词: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