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科护理带教中贯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探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带教中贯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科自2021年6月起在带教中实施贯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案,2020年6月—2021年5月为实施前,2021年6月—2022年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实习护生25名,实施后有实习护生28名,比较实施前后的带教效果。结果:实施后实习护生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知识评分、中医药护理知识评分、中医药护理技能考核评分、临床教学质量考核量表评分、专业认同感评分、职业自我效能感测评问卷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贯穿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案用于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在提升感染科带教水平中的作用显著,能够帮助感染科实习护生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医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更好地掌握,提高专业认同感、职业自我效能感。
- 王蓓蓓李娟
-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带教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
-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颅磁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注意多动缺陷筛查表(SNAP-IV)评分、视听整合持续测试(IVA-CPT)评分、ACTH水平、Co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行为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高琴娜王央燕李娟
-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 早期预警与医护沟通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急诊科100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急诊科100例危重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患者病情,通过标准化沟通模式与医生沟通患者病情。比较两组工作模式急救能力、病情掌握情况、急诊处置效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护士病情掌握得分、急诊处置效能、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联合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和标准化沟通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护士的急救能力,提高护士病情掌握程度,提升急诊处置效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朱秀妮陈霄云李娟
-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早期预警评分
- 中西医结合医护措施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临床研究
- 2021年
-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医护措施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IgA肾病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现代医学常规医护措施干预,观察组加用中医综合医护措施进行干预,干预周期均为4周。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检测肾功能、尿常规、免疫功能指标,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经不同措施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肾小球滤过率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4^(+)水平、CD4^(+)/CD8^(+)值均较干预前降低,CD8^(+)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CD4^(+)水平、CD4^(+)/CD8^(+)值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gA肾病患者在现代医学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医护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茅柳燕李娟庄姬
- 关键词: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肾功能
-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相关生化指标与血清中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相关生化指标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00例,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患者分级,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统计分析相关性。结果三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P<0.001),三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呈梯度升高(P<0.001),清蛋白在三组患者中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降低(P<0.001),三组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不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05),HBV DNA定量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267,P=0.044),但HBV DNA定量与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AST/ALT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临床上不能根据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 李芳芳李娟余真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 阶梯性语言康复训练在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阶梯性语言康复训练在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 0 1 6年1 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3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1 20例,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 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阶梯性语言康复训练,两组患儿均干预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Gesell语言发育商评分,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语言发育商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性语言康复训练用于1~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发育水平。
- 李娟顾美珍胡金芝
-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育迟缓
- 早期康复干预模式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智能、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模式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智能、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儿科就诊脑损伤早产儿150例,将家长积极参与干预指导者共114例作为观察组;将家长不愿意参与早期干预指导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干预模式,两组患儿均干预24个月。观察并比较观察两组患儿干预12、24个月后智能和运动发育指数,并比较其神经伤残率。结果干预12、2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MDI和PDI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24个月,观察组神经伤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模式对脑损伤早产儿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有利于开发患儿的潜能,减少神经伤残率,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 李娟赵雪频陈伟飞胡文辉王丽珍
-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预后
- 综合康复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综合康复干预的预后效果。方法:将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运动功能、智能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意识障碍(2. 28±1. 17d)、惊厥(2. 58±1. 06) d、颅脑神经障碍(9. 72±3. 94) d、肢体功能障碍(10. 64±4. 30) d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 36±1. 69、4. 73±1. 82、14. 45±4. 81、6. 39±5. 27,P <0. 01);观察组的运动功能(27. 08±8. 66)分、认知功能(20. 90±6. 39)分、独立功能(29. 71±8. 54)分、社会自制(11. 58±3. 67)分、适应能力商数(27. 43±9. 28)分等得分提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21. 29±6. 72、16. 12±5. 84、11. 86±3. 95、3. 82±1. 63、15. 25±7. 41),(P <0. 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 50%,高于对照组的70%(P <0. 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综合康复干预后,可加快临床症状恢复,改善运动功能和智能,提高预后治疗效果。
- 王央燕李娟孙海英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综合康复干预预后
- 中医肾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管理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索中医肾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管理。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的164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安全用药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安全用药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肾内科疾病患者应用安全用药管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且有助于改善安全用药依从率。
- 茅柳燕李娟庄姬
- 关键词:中医肾内科疾病治疗安全用药
- 影响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预后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积极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89例ITP患儿进行随访调查,依据预后转归将其分为治愈组和慢性组;分析ITP患儿预后转归特点,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别筛选影响ITP患儿预后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89例ITP患儿中的慢性发生率为24.91%(72/28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ITP转为慢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OR=2.264)、病程(OR=1.790)、ORh(D)+(OR=4.411)及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OR=1.640);而糖皮质激素(OR=0.668)、丙种球蛋白(OR=0.321)则为保护因素。结论ITP患儿通过积极综合治疗后仍有较高的慢性发生率,此类患儿预后效果较差;应针对以上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ITP急性期患儿,降低慢性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 阮素琴孙海英李娟
- 关键词: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