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传忠
- 作品数:67 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默沙东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DNA拓扑异构酶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探讨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与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抗DNA拓扑异构酶Ⅱ单克隆抗体SWT3D1对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DNA拓扑异构酶Ⅱ增殖指数随肿瘤细胞分级增高而逐步升高,G1、G2、G3分别为(56±17)%、(137±102)%、(232±157)%(P<005),TOPOⅡ在膀胱癌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TOPOⅡ指数与膀胱癌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 叶传忠陈仕平裴雪涛冯凯李梁
- 关键词:膀胱肿瘤免疫组化移行细胞癌DNA
-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的结构模型研究
- 2003年
- 目的对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进行结构模建并尝试其小分子抑制物的设计。 方法通过网络资源和分子设计软件SYBYL进行PSMA的三维模建和小分子抑制物的设计。 结果以气单胞菌氨肽酶(AMP)的晶体结构为模板使用Composer模块,获得PSMA胞外区三维结构模型。采用分子对接方法,以AMP和p-碘基-D-苯丙酸-氧肟酸(AIDPH)的复合物晶体结构IIGB为参照,将AIDPH对接到PSMA的结构上,相对应形成疏水作用一端的残基为Y279、Y294、Y298及Y301,与IIGB的晶体结构中的蛋白-抑制剂间的疏水作用非常相似,相对应于另一端形成氢键的4个残基中有3个相同,说明两个复合物氢键形成的方式大体一致。 结论成功获得PSMA三维结构的理论模型。AIDPH有望作为设计PSMA靶向性药物的前导基团。
- 叶传忠林传捷张芳林张磬叶敏陈建华黄云腾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膜抗原药物设计前列腺癌
-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控制hytk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构建一种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fp)和 hytk cDNA(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 HSV-tk的融合基因)的 新型真核表达载体,用于简便、快速地了解自杀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转染效率。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将 gfp 的cDNA与hytk真核表达载体重组,构建获得含gfp和hytk基因的重组质粒:Lipofectin介导下分别转染 COS-7细胞及人膀胱癌细胞株EJ,并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示该载体在瞬时表达及稳定表达时均可获得hytk 及 gfp的良好表达。说明含 gfp和 hytk基因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成功,为临床应用自杀基因治疗膀 胱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工具及随访检测手段。
- 叶传忠陈仕平裴雪涛李梁冯凯
- 关键词:HYTK基因IRES
- MIB-1单克隆抗体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活性研究的初步报告
- 1998年
- MIB1单克隆抗体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活性研究的初步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福州市350001)叶传忠陈仕平李启镛许恩赐林震Ki67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增殖期细胞标记物,过去因只能用于冰冻切片,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最近,Catoret...
- 叶传忠陈仕平李启镛许恩赐林震
- 关键词:膀胱肿瘤单克隆抗体移行细胞癌增殖活性
- 男性生殖道感染性不育的诊治(26例报告)
- 1995年
- 男性生殖道感染性不育的诊治(26例报告)许恩赐,陈仕平,康跃凡,叶传忠关键词:感染.泌尿生殖系统,不育症.男性,诊治男性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是青壮年常见病,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笔者收集1990年6月~1993年诊治的26例感染性不育症,报告如下。...
- 许恩赐陈仕平康跃凡叶传忠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不育症
- 膀胱癌病因学研究的认识论启示
- 1998年
-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相当复杂,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简要地回顾了膀胱癌病因学研究的历史过程,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为进一步促进膀胱癌病因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 叶传忠陈仁平裴雪涛
- 关键词:膀胱癌病因学认识论
- 核素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SPECT核素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结果 核素骨显像检出骨转移灶为 10 0 .0 % ,明显高于X线平片 ( 2 9.0 % )。
- 陈海蛟邵振华张立叶传忠张永康
- 关键词:核素骨显像前列腺癌骨转移
- hytk基因治疗膀胱肿瘤的系列实验研究
- 叶传忠陈仕平裴雪涛林震张芳林
- 该项目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TK的融合基因(hytk)转入人膀胱癌细胞株,了解HSV-TK/GCV系统对膀胱癌株的杀伤作用。发现GCV不仅能杀伤转入TK基因的细胞,而且对其周围未转基因的膀胱癌细胞存在旁观者效应。获得高滴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融合基因基因治疗膀胱肿瘤
- 肾后下部及肾窦内肾盂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被引量:7
- 1994年
- 根据肾后下部无肾段动脉主干的解剖学复习,采用肾后下部及肾窦内肾盂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21例,全部痊愈。表明此方法能简化手术步骤,避免损伤肾内主要血管,减少术中出血,容易取净结石,保护肾功能,是目前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 陈仕平魏维山叶传忠许恩赐
- 关键词:肾窦肾盂肾结石
- 全文增补中
- 单抗MIB-1检测膀胱癌增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抗体Ki67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增殖期细胞标记物,过去因仅能用于冰冻切片,在应用上受到限制。Catoretic等[1]以Ki67抗原的重组部分作为免疫原,培养出的单抗MIB1,可应用于石腊切片的回顾性研究。我们检测了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组织...
- 叶传忠陈仕平裴雪涛
- 关键词:膀胱肿瘤MIB-1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