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文强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福清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曲张
  • 2篇下肢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结石病
  • 1篇点式剥脱术
  • 1篇电凝
  • 1篇电凝电切
  • 1篇电切
  • 1篇多次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术式
  • 1篇术式治疗
  • 1篇浅静脉
  • 1篇浅静脉曲张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激光
  • 1篇腔内激光闭合...

机构

  • 4篇福清市医院

作者

  • 4篇郭文强
  • 3篇陈坚
  • 3篇项良光
  • 1篇严延州
  • 1篇余海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胆管结石病多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多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入我院行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12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患者均随访6-24个月。结果肝胆管结石病多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前次手术肝胆管残留结石32例(26.0%),结石合并胆管狭窄24例(19.5%),结石合并胆肠吻合口狭窄16例(13.0%),反流性胆管炎合并胆道感染10例(8.1%),医源性胆管损伤12例(9.6%),结石再生29例(23.6%)。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4例,胆瘘2例,膈下脓肿2例,总发生率为8.94%,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随访过程中失访3例,120例得到随访并且再次手术后胆管结石复发的有11例(8.9%)。结论肝胆管结石病需多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此病病情比较复杂,并发症高,因此在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评估、诊断、检查准备,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对肝内病灶彻底进行清除,尽量选择肝叶切除作为基础的手术方式,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以降低肝胆管结石复发率。
陈坚项良光郭文强严延州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多次手术处理对策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83例
2015年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腔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共102条患肢采用规范化的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曲张浅静脉无再隆起,消除率达100%。84条下肢酸胀感消失,14条色素沉着减轻,13条足踝区水肿消失,3例溃疡2周内愈合,2例溃疡1个月内愈合,2例溃疡3个月愈合。78例完成随访,5例失访,随访率93.98%,随访时间1~30个月,无曲张浅静脉及溃疡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疗效确切、微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陈坚项良光郭文强
关键词: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点式剥脱术
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06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6例,按照奇偶数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予以激光腔内闭合联合点式剥脱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腔内闭合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安全性高,复发少,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项良光陈坚郭文强余海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EMR与电凝电切术式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对机体炎症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研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式(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式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对机体炎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福建省福清市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式,观察组行EMR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围术期基础指标水平、机体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观察组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介素-17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式,EMR用于胃肠道息肉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水平,安全性更佳。
郭文强王蒙恩薛丽婷
关键词:胃肠道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