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裂颅内动脉瘤急诊血管内治疗的护理管理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内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对78例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管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经急诊血管内栓塞及护理管理,提高了围手术期安全性,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对于急诊血管内栓塞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有效护理管理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及手术效果,并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
- 姜华王萱于鸿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护理管理
- 重症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诊手术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总结急救措施和围术期优质护理措施。结果经科学的急救处理和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65例患者成功抢救48例,生存率73.85%,预后良好12例,预后良好率18.46%。围术期应激性溃疡14例,肺内感染21例,颅内感染5例。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救和急诊手术治疗时,围术期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抢救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良患者的生存质量。
- 姜华李冬梅别春娟麻亚晶林金岩
- 关键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
- 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我科采取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47例。结果血管再通率89.36%,死亡6例,死亡率12.77%,存活患者平均住院17.82d,术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均在术后2~5d,术区皮下血肿1例、应激性溃疡1例,再梗塞3例,心力衰竭1例。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及护理,术后早期康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许淑英林金岩姜华于鸿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护理
-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整体护理干预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通过加强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整体护理干预,有效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患者118例.对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18例患者中生存95例,生存率80.51%,出院改良Rankin评分(MRS)平均(3.77±1.74)分,恢复良好26例,良好率22.03%.围术期应激性溃疡19例,肺内感染31例,颅内感染8例,新发房颤3例,心衰7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冬梅姜华别春娟麻亚晶林金岩
- 关键词:脑出血整体护理
- 不同气道湿化法在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间断雾化吸入法和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对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和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院的46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间断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院的50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老年患者采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不但可提高气道湿化效果,而且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 李冬梅姜华池健王秡王卫星麻亚晶
-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肺部感染
- 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56例的综合气道护理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加强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管理,有效预防及控制肺内感染发生。方法:对56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综合气管护理方法,即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气道持续湿化并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观察患者疗效。结果:综合气道护理有效保证了气道黏膜湿化及通畅,促进痰液有效排出,预防并减少肺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结论:加用持续气道湿化及机械振动辅助排痰的综合气道护理是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 姜华李冬梅池健麻亚晶
-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肺内感染
- 老年肾衰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肾衰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76例老年肾衰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积极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透析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保证。
- 王萱姜华
- 关键词:老年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 输液报警止液系统的临床研究
- 陈明强祖龙飞马淑珍姜华许淑英林金岩李东枚王撬撬张晓梅于秀兰
- 本输液报警止液系统是采用光电检测,通过光的折射原理,灵活的接口电路,柔和的语音报警,精密的电子机械配合进行止液。输液报警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非常的好,经过100余例的实验观察成功率白分之百。受到患者的一致表扬和称赞,减少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输液报警
- 脑血管病急诊血管内诊断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2013年
-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经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脑血管病经急诊血管内治疗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并积极给予康复指导。结果: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熟悉术前、术后护理观察,及时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进行有效护理,减轻病痛,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结论:争诊血管内诊断治疗是脑血管病有效方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林金岩姜华
- 关键词: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气道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方法235例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持续湿化+排痰机排痰)138例,持续护理组(持续湿化+人工叩背排痰)46例及传统护理组(雾化吸入+人工叩背排痰)51例,对比第7天动脉血PO2和SaO2、护理操作前后异常血压情况、带管时间及肺内感染和预后。结果综合护理组血压异常次数、带管时间及第7天PO2和SaO2与另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肺内感染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综合护理组与持续护理组的痰痂数也均显著少于传统护理组。结论神经外科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行综合气道护理安全有效,利于肺内感染及改善预后。
- 李冬梅姜华池健王芃王卫星麻亚晶
-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道振动排痰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