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荣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儿童
  • 5篇儿童青少年
  • 4篇抑郁
  • 2篇抑郁障碍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精神障碍患者
  • 2篇肥胖
  • 2篇分裂症
  • 1篇单盲
  • 1篇递质
  • 1篇电刺激
  • 1篇毒副反应
  • 1篇度洛西汀
  • 1篇血症
  • 1篇抑郁焦虑
  • 1篇抑郁障碍患者
  • 1篇抑郁症
  • 1篇症状
  • 1篇直流电刺激

机构

  • 10篇阜阳市第三人...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四人...

作者

  • 10篇杨荣春
  • 6篇刘云
  • 2篇张静静
  • 1篇刘寰忠
  • 1篇刘学勤
  • 1篇刘锟
  • 1篇张海侠
  • 1篇孙同勋
  • 1篇胡小飞

传媒

  • 4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 1篇全国焦虑障碍...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焦虑症对照研究
帕罗西汀是一种新的抗抑郁焦虑药,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毒副反应小,服用简便,无镇静作用。氯硝西泮(clouazepam)系苯二氮卓类衍生物,被认为是传统抗焦虑药物。本文对二药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孙同勋杨荣春万秀田胡小飞刘学勤
关键词:焦虑症帕罗西汀氯硝西泮5-羟色胺毒副反应
文献传递
中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1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血液学指标等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总体患者消瘦的发生率为7.7%(14/182),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为36.8%(67/182)和18.7%(34/182)。与消瘦组患者比较,肥胖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所有患者BMI与HsCRP水平等呈正相关,且肥胖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Hs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消瘦与TC、TG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TG与HsCRP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消瘦率及肥胖率较一般人群或首发未服药的患者均较高,肥胖与HsCRP水平具有相关性。
刘志伟张雨龙王娟孙亮张大鹏杨荣春刘寰忠
关键词:中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体质量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睡眠不足及相关因素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睡眠不足的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6月就诊于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童年情绪障碍诊断标准的131例儿童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睡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和学校情况等信息,比较睡眠充足组和睡眠不足组人口学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睡眠不足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在131例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93例(71.0%)存在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组与睡眠充足组在疾病类别(χ^(2)=8.798,P=0.012)、近6个月内被打(χ^(2)=3.427,P=0.035)或被骂(χ^(2)=4.145,P=0.031)以及一年内遭受网络欺凌(χ^(2)=4.187,P=0.04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睡眠不足的患者中,77例(82.8%)存在入睡困难,69例(74.2%)存在夜间多醒。③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睡眠不足与近6个月内有被骂经历(r=0.210,P=0.037)或被打经历(r=0.145,P=0.023)以及一年内遭受网络欺凌(r=0.179,P=0.041)呈正相关。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睡眠不足的发生风险较高,且与抑郁障碍、有被打和被骂经历、经受过网络欺凌相关。
刘云刘志伟姚高峰孙亮张大鹏杨荣春刘寰忠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
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196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采用相关性及逻辑回归分析探讨抑郁障碍患者血尿酸水平、HUA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超重或肥胖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HUA患病率为35.20%(69/196)。HUA与住院次数、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自杀意念及抗抑郁药种类均相关(P均<0.05)。回归分析指出,高水平BMI、血肌酐及伴自杀意念均为超重或肥胖抑郁障碍青少年伴HUA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住院患者HUA患病率较高,且与高水平BMI、血肌酐及自杀意念密切相关。
孙娜娜刘志伟孙亮杨荣春刘云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
神经调控技术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是一类广泛而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均较高。然而,目前对NSSI的治疗手段较为缺乏。本文从神经调控技术角度出发,探讨NSSI行为可能的新型治疗方法。既往文献表明电惊厥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i stimulation,VNS)或深部脑组织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NSSI行为可能有效,且临床副作用较少。但仍需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探索其合适的治疗靶点、刺激参数及作用机制。
刘志伟张雨龙王娟孙亮杨荣春刘云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刺激
社区个案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1年随访:一项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攻击行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20名患者分为个案管理组(个案组)和对照组,实施12个月的干预随访。采用单盲法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基线及干预后3、6、9、12月末的心理指标。结果:个案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PANSS因子分和总分、MOAS总分及SD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PANSS因子分和总分及SD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比较,除基线(PANSS分量表分和总分、MOAS总分及SDSS总分)和3月末(PANSS分量表分和总分及SDSS总分)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个案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相比,个案管理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攻击行为及社会功能。
刘云刘锟杨荣春刘洪茂张海侠朱锋利
关键词:个案管理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问题性网络使用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问题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本研究拟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PIU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童年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采用中文版杨氏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估患者PIU的严重程度。结果:PIU组与非PIU组患者在疾病类别、自身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每周早饭次数、入睡困难、夜间多醒、师生关系、家庭经济情况、遭受网络欺凌、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精神障碍患儿共病PIU与较差的健康水平,较少的体育锻炼及每周早饭次数,较差的师生关系、睡眠质量及家庭经济状况,遭受过网络欺凌、既往存在自杀意念或行为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差的自身健康水平、较差的师生关系是精神障碍患儿伴PIU的危险因素。结论:与不伴PIU的精神障碍患儿相比,伴PIU的患儿表现出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睡眠质量欠佳、较多的行为障碍。而PIU的解决可能有效缓解精神障碍儿童的病情程度,同时为疾病预后带来一定帮助。
刘志伟刘寰忠孙亮张大鹏张兆坤刘云姚高峰杨荣春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发生率
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757例,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评估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测量体质量及生化指标。结果: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肥胖率为10.4%。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总病程、住院次数及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NSSI行为、使用抗抑郁药物种类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总病程、住院次数、空腹血糖、TG、TC、LDL-C及NSSI呈正相关;与年龄、首次住院年龄、HDL-C、使用几种抗抑郁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剂量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2.114,P=0.007)、TG(OR=2.086,P=0.001)及NSSI行为(OR=2.103,P=0.010)是抑郁障碍患儿伴肥胖的危险因素,而较高剂量的抗抑郁药(OR=0.970,P=0.015)是肥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肥胖率较高,且与空腹血糖、TG、NSSI行为及抗抑郁药服用剂量密切相关。
武士喜刘志伟张静静孙亮杨荣春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肥胖患病率
齐拉西酮、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症状的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症状的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接诊的85例抑郁症合并躯体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度洛西汀用于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症状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调节血清递质表达,缓解抑郁、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杨荣春
关键词:齐拉西酮度洛西汀神经递质
271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分析阜阳市某医院精神科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疾病分类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阜阳市某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18岁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入组对象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主要诊断等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总体2 716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最常见5类疾病诊断为:抑郁障碍958例(35.3%)、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807例(29.7%)、双相障碍236例(8.7%)、焦虑障碍201例(7.4%)及神经发育障碍173例(6.4%)。2019—2021年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占全院总体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8%(817/14 084)、7.5%(608/8 112)、9.8%(1 291/13 140)。(2)与开放病房患儿比较,封闭病房患儿年龄较大,男性占比较高、住院时间较长。(3)与青少年组比较,儿童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长、开放病房占比较高(P<0.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总体住院率较高,且逐年上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以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
刘志伟杨荣春孙亮张静静刘云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