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志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4篇切除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骨折
  • 2篇单孔
  • 2篇手术
  • 2篇体位
  • 2篇切除术
  • 2篇疗效
  • 2篇变换体位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电视辅助
  • 1篇电视辅助胸腔...
  • 1篇多发性肋骨骨...
  • 1篇多孔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损伤
  • 1篇胸部外伤

机构

  • 10篇阜阳市第五人...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2篇岳志
  • 10篇于文江
  • 8篇贾伟
  • 3篇刘丽
  • 3篇余辉
  • 2篇骆东峰
  • 1篇陈俊奎
  • 1篇冯辉
  • 1篇汪强
  • 1篇杨玲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效果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部螺旋CT明确诊断40例双侧肺大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胸手术,实验组采取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结果 采取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引流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开胸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复张性肺水肿、包裹性胸腔积液、肺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开胸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
于文江刘丽贾伟岳志余辉骆东峰
关键词:胸腔镜临床疗效
40例肺挫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经胸部X线、CT检查确诊为肺挫伤。早期合理使用激素、抗生素,充分有效的止痛,有效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休克、维持循环稳定并及时处理合并损伤,注意控制输液量,尤其是限制晶体液的摄入量,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结果 40例患者治愈35例,治愈率87.5%,死亡5例,病死率为12.5%。死亡原因: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发严重肺挫伤及ARDS 3例;1例死于合并脑挫裂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肺挫伤的诊断首选胸部CT检查。严重合并伤和并发症是肺挫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积极救治合并伤,合理的胸壁固定,限制性液体复苏及保护性机械通气是提高肺挫伤疗效的重要途径。
贾伟于文江岳志
关键词:肺挫伤
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临床应用
于文江贾伟岳志常王玉陈俊奎冯辉余辉汪强骆东峰刘丽孔令祥
该项目通过对双侧肺大泡20例患者采取同期不变换体位行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手术疗效满意。该项目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双侧肺大泡,与分期手术比较,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康复期短,患者痛苦明显减少,而且不改变体位,使手术更加方...
关键词: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96例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胸腔外科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96例进行分析,分析比较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是胃小弯淋巴结,贲门旁淋巴结,其余淋巴结转移都比较少;发生癌变解剖位置与淋巴结转移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最容易发生转移,另外胸下段的癌变更容易发生癌变。
岳志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切除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术150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采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根治性切除术中、下段食管癌。结果一次吻合成功149例,1例失败改为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1例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144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吻合口瘘、严重感染1例,食管主动脉瘘2例。,乳糜胸1例,经对症处理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均经球囊扩张器扩张7次后缓解或治愈。6例失访。结论中、下段食管癌采用左胸后外侧肋间切口,使用弯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手术难度虽较大,但术后胃肠道重建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贾伟于文江岳志常王玉
关键词:食管癌弓上吻合食管胃机械吻合术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术前营养状况预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例)、术前营养组(25例)、术后营养组(25例)和术前营养+术后营养组(25例),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营养+术后营养组、术后营养组、术前营养组在总体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4.76、15.13、17.87,均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Х^2 =9.17、12.13、19.18,均P<0.05).结论 术前营养状况预知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生存质量,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于文江贾伟刘丽岳志
关键词:食管肿瘤营养疗法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9
2021年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选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指标(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与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心律失常、肺漏气、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淋巴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分钟通气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6个月FVC、FEV1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0.41±1.82)枚、(190.34±50.12)mL、(138.17±30.78)min、(6.21±0.23)L、(6.05±0.68)d、(3.19±0.56)分、(141.09±42.34)mL、(3.98±1.25)d、(79.84±3.28)%、(83.76±4.11)%、8.57%,对照组依次为(10.45±1.88)枚、(306.63±61.48)mL、(117.96±28.58)min、(5.12±0.20)L、(8.41±0.98)d、(3.24±0.58)分、(141.29±42.55)mL、(4.05±1.28)d、(76.32±3.01)%、(76.03±3.62)%、1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FVC、FEVl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分钟通气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清扫数量、疼痛评分、引流量、胸管置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肺通气量更高。
于文江岳志曹海伦李剑桥段熊松
关键词:肺功能
电视辅助胸腔镜诊治胸部外伤30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在胸部外伤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全组30例,均具备开胸探查指征;均行双腔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应用VATS进行诊断治疗。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70 min。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 VATS下治疗胸部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方法。
贾伟于文江岳志余辉
关键词:胸部损伤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检查
单孔与多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与多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肺大泡患者58例,采用红蓝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8)与研究组(n=30),分别采用多孔(3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两种术式均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 d、3 d、5 d、7 d,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4.25±0.74)分、(3.66±0.21)分、(2.74±0.47)分、(1.94±0.8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CRP、TNF-α、IL-8、PCT水平分别为(49.45±5.54)mg/L、(31.78±10.92)ng/L、(19.34±5.82)ng/L、(15.45±3.72)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7 d,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分别为(791.58±26.34)μl、(341.11±23.33)μl、(762.81±36.67)μl、(458.50±36.09)μ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可缓解手术后疼痛,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可临床推广。
于文江岳志曹海伦李剑桥贾伟常王玉段熊松
关键词:闭式胸腔引流
全面干预措施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全面干预措施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和观察组(n=45,接受全面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干预2周后的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速度、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下肢DVT发生情况。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干预2周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2周后股总静脉、股深静脉、髂外静脉、腘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均高于本组术后1 d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LT、MPV、PDW、P-LCR、PT、APTT、TT、FIB水平、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SF-36中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于服务态度、护理针对性、健康教育、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干预措施可改善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杨玲岳志张胜南
关键词: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