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波

作品数:102 被引量:343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3篇肝炎
  • 34篇乙型
  • 34篇病毒
  • 29篇慢性
  • 28篇乙型肝炎
  • 24篇细胞
  • 18篇慢性乙型
  • 15篇干扰素
  • 14篇毒性肝炎
  • 14篇肝炎病毒
  • 14篇病毒性
  • 14篇病毒性肝炎
  • 13篇乙型肝炎病毒
  • 13篇慢性乙型肝炎
  • 12篇环切
  • 12篇包皮
  • 12篇包皮环
  • 12篇包皮环切
  • 9篇免疫
  • 9篇肝细胞

机构

  • 8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川北医学院第...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成都市传染病...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101篇秦波
  • 13篇李革
  • 9篇钟朝晖
  • 9篇文静
  • 9篇刘晨煜
  • 9篇李君
  • 9篇唐晓君
  • 6篇雷青松
  • 5篇朱其荣
  • 5篇黄文祥
  • 5篇张大志
  • 4篇孙文静
  • 4篇田小利
  • 4篇郭树华
  • 4篇马茜
  • 4篇赵有蓉
  • 4篇刘汉屈
  • 4篇李麟
  • 3篇曾爱中
  • 3篇王志毅

传媒

  • 11篇重庆医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中国感染与化...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药物依赖...
  • 3篇肝脏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第二十三次全...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第二十四次全...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16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2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6个月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以接受α干扰素正规治疗的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并用ELISA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最后根据患者不同应答水平及基因型分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应答组治疗前血清IL-2、IFN-γ水平较无应答组高(P<0.05),IL-10水平较无应答组低(P<0.05),IL-4水平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应答组、无应答组IL-2、IFN-γ水平均升高(P<0.01),IL-4、IL-10水平均降低(P<0.01),应答组IL-2、IFN-γ水平平均升高浓度高于无应答组(P<0.05),IL-4、IL-10水平平均降低浓度也高于无应答组(P<0.05);(3)治疗前TNF-α-308G/A基因型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G/G型高(P<0.05),IL-2、IL-4、IL-10水平在两种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238G/G、G/A基因型患者血清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TNF-α-238G/G、G/A基因型,TNF-α-308G/G、G/A基因型各组间在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平均浓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5)TNF-α-238、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α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有关;(2)干扰素治疗后不同应答水平与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水平有关;(3)TNF-α-308G/A基因型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高IFN-γ水平有关;(4)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变化无关;(5)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无相关性。
于晓燕秦波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
第1、2代酶联免疫试剂检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HCV结果的比较
2004年
目的 比较第1代和第2代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重型肝炎患者的抗-HCV阳性率。 方法 1984~1990年期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治疗前留置血清使用美国Ortho公司的第1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抗-HCV;1997~2003年期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251例,于治疗前使用国产第2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厦门新创)检测抗—HCV。 结果 使用第1代ELISA检测的抗-HCV阳性率为51.9%,使用第2代ELISA试剂检测的抗-HCV阳性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3.68,P≤0.001)。 结论 使用第2代ELISA试剂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第1代ELISA检测的阳性率。
张大志赵有蓉张全海王志毅秦波何华周智郭树华张定凤
关键词:抗-HCV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重庆市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包皮环切推广模式及开发健康教育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18~45岁成年男性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502名成年男性,其中661人表示愿意做包皮环切手术,手术接受意愿率为44.01%。18~30岁组接受意愿率高于31~45岁组;文化程度越高,手术接受意愿率越高;工人、商业人员手术接受意愿率都高于农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道包茎和包皮过长者可以采用包皮环切术治疗"[OR=21.01,95%CI(14.21,31.06)]、"身边有朋友做过手术"[OR=1.65,95%CI(1.25,2.19)]和"知晓包茎和包皮过长的危害"[OR=1.43,95%CI(1.01,2.02)]是影响手术接受意愿率的积极因素;而"害怕手术并发症"[OR=0.69,95%CI(0.50,0.95)]和"害怕周围人取笑"[OR=0.63,95%CI(0.40,0.99)]是影响手术接受意愿率的消极因素。结论重庆市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率偏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率。
刘晨煜钟朝晖唐晓君秦波李革李君文静
关键词:包皮环切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HBsAg快速下降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索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早期应答的相关性,为预测Peg-IFN治疗CHB的疗效并寻找新的免疫治疗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4例接受Peg-IFNα-2b治疗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应答的影响因素。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以及CHB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点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早期应答的相关性。结果①性别、年龄以及治疗12周时AST是早期应答的独立影响因素;②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CHB组高于健康对照(HC)组,早期应答组(ERG)0周/12周分别高于早期不应答组(NERG)0周/12周,且整个治疗早期(24周),ERG呈明显下降趋势;③CD8^(+)T细胞百分比:CHB组低于HC组,ERG 12周低于NERG 12周,ERG 24周高于NERG 24周,且整个治疗早期,ERG呈现明显上升趋势;④Treg细胞百分比:CHB组高于HC组、ERG 24周高于NERG 24周,且整个治疗早期,NERG先平稳后明显下降。结论性别、年龄、治疗12周时的AST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治疗早期的动态变化与早期应答相关,可用于预测Peg-IFNα-2b抗HBV的疗效。其中,CD8^(+)T细胞在Peg-IFN抗HBV治疗中占主导地位。CD8^(+)T细胞耗竭程度的减轻,与治疗早期HBsAg的快速下降相关。
王嘉悦李天驹付豪秦波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T淋巴细胞
T细胞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监测或预测抗HBV治疗的疗效或预测复发风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T细胞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用于监测或预测抗HBV治疗的疗效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T细胞包括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还公开了T细胞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用于预测抗HBV治疗中达到临床功能性治愈...
付豪秦波
HBV ccc DNA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共价闭合环状 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转录模板,是一种独特的复制中间体,长期聚集于宿主细胞核内,在HBV生命周期及持续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均不能清除ccc DNA,其监测对于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停药时间、预测治疗后再发等方面具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HBV ccc DNA的检测方法得到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得到探究。本文就近年来研究报道的ccc DNA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王甜秦波
关键词:DNA检测CCCHBV分子生物学技术抗病毒药物共价闭合环状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某些常见肝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是一类介导细胞间黏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其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多种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黏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其与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此外,ICAM-1水平可能是α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较好的疗效预测指标。
龚学艳秦波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肝硬化肝衰竭细胞间黏附分子-1病毒性肝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慢性乙型肝炎、恶性肿瘤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两大公共问题。随着新兴抗肿瘤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适应证的扩大,陆续出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导致HBV再活化(HBVr)的系列报道。HBVr可表现为严重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故笔者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免疫检查点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汇总国内外关于乙肝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管理建议,为乙肝患者制定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雷定佳秦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肥大细胞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长时间或反复间断性的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等,并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临床按罗马Ⅲ标准分为2类,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与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
王珏秦波刘露路郑艳古赛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肥大细胞免疫反应
脂联素与肝源性糖尿病被引量:2
2009年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血浆激素蛋白,具有胰岛素增敏和拮抗胰岛素抵抗作用。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是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脂联素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对脂联素予以深入的研究将对胰岛素抵抗和肝源性糖尿病的防治带来积极的影响。现就脂联素与肝源性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朱其荣秦波
关键词:脂联素肝源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