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丽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国才考试”视域下内蒙古高校英语课程改革初探被引量:3
- 2020年
- 国际人才考试(简称“国才考试”)是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测评理念和标准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吻合,对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增加“国才考试”元素的校本课程改革情况。首先,从高校定位、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来分析校本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分析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细节,包括学情分析、课程改革目标以及“国才考试”元素的融合案例。最后,对“国才考试”视域下校本课程建设进行反思,提出建议。
- 范秀丽
- 关键词:《综合英语》
-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思政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入,高校英语课程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本文以本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综合英语》课程为例,首先提出了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结合思政育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等主题,分类介绍课程思政映射点融入教学过程的典型案例,最后对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反思。
- 范秀丽
- 关键词:高校英语
- 论《百万宝贝》后现代女性主义身体观
- 2014年
- 奥斯卡获奖电影《百万宝贝》,讲述了女主人公麦琪追求拳击梦想、维护尊严及寻求自我价值的感人故事,给观众带来了多维视角的反思,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电影佳作。本文将从西方传统的父权制下女性身体的文化内涵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身体观入手,探究女主角在父权制下身体所受的束缚以及如何挣脱束缚并追求身体解放,达到身心合一,实现人生梦想的历程。
- 范秀丽
- 关键词:《百万宝贝》女性身体后现代女性主义
- 中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下的人际关系比较
- 2008年
- 一提到个体主义.在中国人心目中总是把它和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及孤芳自赏等相联系。事实上.这是对西方个体主义的一种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个体主义是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和倡导。个体主义体现在个体创造性、独立自主、自我表达和隐私权等。
- 范秀丽
- 关键词:集体主义价值观人际关系中国人隐私权
- 试析哥特式元素在电影《黑天鹅》中的体现
- 2011年
- 哥特自其诞生之日便开始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哥特与电影的结缘既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又继承和发扬了哥特文化。电影《黑天鹅》在展现主人公妮娜性格分裂这一主题上运用了哥特式元素,妮娜恍惚的精神幻想使得影片的悬疑和惊悚风格变得顺理成章,把我们带入了一种亦真亦幻、似是而非的影像世界。
- 范秀丽
- 关键词:哥特式《黑天鹅》人格分裂
- 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被引量:94
- 2013年
- 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背景知识,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后,指出在该模式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 范秀丽
-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 蒙古族预科生英语移动学习模式构建
- 2016年
- 蒙古族民族预科教育起着衔接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根据蒙古族预科生的学习特点,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基于关于该族群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现状和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综述,将移动学习的理念和技术运用于蒙古族预科生英语学习的实践中,提出了构建基于手机、无线校园网络和互联网三种媒介和平台的多模态移动学习资源的模式。
- 范秀丽
- 关键词:英语多模态
- 外语师资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前,传统师资培训模式的不足和弊端日益彰显。本文从一项调查入手,分析这些弊端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培养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把传统培训方式纳入"行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构建一种高校外语教师培训的新模式。
- 方芳孙如凤范秀丽
- 《黑天鹅》的色彩意象与妮娜的性格成长被引量:6
- 2011年
- 荣获奥斯卡奖的电影《黑天鹅》描述了主人公妮娜为成功饰演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的角色所进行的痛苦挣扎,这个过程伴随着对以往可爱、顺从、脆弱的自我的巨大挑战与颠覆。电影中主要色彩,即白色、粉色、黑色和灰色,通过主体赋予的独特情思而成为意象。本文将从色彩意象的视角分析主人公塑造与自己性格相反的黑天鹅的角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性格成长与自我突破。
- 范秀丽
- 关键词:《黑天鹅》意象
- 课程思政视域下疾病书写的教学设计——以《十四级台阶》为例
- 2024年
- 高校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材融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何从教材中的疾病书写中挖掘出个体的意志、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教学设计以《十四级台阶》为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活动,将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进行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写作、文学素养提升和研究性学习,担当积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 范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