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玉娇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能见度
  • 1篇低空
  • 1篇低空风
  • 1篇低空风切变
  • 1篇低能见度
  • 1篇阵风锋
  • 1篇气流
  • 1篇强降水
  • 1篇切变
  • 1篇下沉气流
  • 1篇拉尼娜
  • 1篇拉尼娜事件
  • 1篇环流
  • 1篇环流成因
  • 1篇降水
  • 1篇风切变
  • 1篇干旱
  • 1篇干旱特征
  • 1篇高空
  • 1篇高空槽

机构

  • 5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5篇穆玉娇
  • 2篇张静
  • 1篇杨利蓉
  • 1篇申辉
  • 1篇杨丽蓉

传媒

  • 4篇中国民航飞行...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津机场一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低空风切变是造成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津机场现有的低空飞行训练中,低空风切变的预警和预报尤为重要。本文对四川新津机场2013年8月19日出现的一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机场及机场附近区域的常规探测资料和地面自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此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符合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阵风锋的结构特点。
穆玉娇申辉张静杨利蓉
关键词:低空风切变阵风锋
新津机场冬季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
2016年
利用新津机场近11年冬季逐时气象资料,对本场能见度(VIS)的各种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累年各月逐时最小VIS和平均VIS,12月和1月最小;各月、各观测时次出现日最低VIS频率的情况基本一致,9点前均大于15%,其后迅速减小;小于1.8 km VIS的出现情况在各月中的分布是:11月在11点前出现频率最大,12月和1月在13点前频率最大,2月在10点前频率最大;VIS小于1 km时,各月、各阶段持续时间的发生次数呈波动变化,在持续3-5小时后迅速减少,1-1.8 km时,除11月,均在持续2小时后明显减少,大于1.8 km后,对应的变化趋势为一致的单调递减,持续1小时后明显减少。
张静穆玉娇杨丽蓉
关键词:能见度持续时间
2009-2018年新津机场低能见度和雾特征分析
2022年
利用2009-2018年新津机场气象台地面逐小时观测资料,结合新津机场飞行起降标准和气象预报需求,分别对能见度低于1.8 km、1 km和0.8 km 3个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能见度低于1.8 km天气逐年减少,能见度低于1 km天气呈现3-4年周期性变化,能见度低于0.8 km天气年变化幅度小。各级低能见度冬季出现日数最多、持续时间长,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夏季出现日数最少、持续时间最短。日变化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能见度低于1 km和0.8 km变化集中在08-13时。
穆玉娇孙羡
关键词:低能见度
新津机场9月18-20日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9年
本文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新津机场2016年9月18-20日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分为两个明显的降水时段。高空短波槽与副热带高压的短时西伸东退配合中低层切变线、气流辐合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分析对强降水的强度变化、持续时间和结束预报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穆玉娇
关键词:强降水高空槽
重庆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其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被引量:6
2023年
拉尼娜事件与我国气候密切相关,近年来重庆地区频繁出现的高温干旱与拉尼娜事件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研究重庆高温干旱的特征及其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以期对该地区的高温干旱预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81—2022年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高温日数、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再分析环流场和Hadley海温数据,分析重庆夏季高温和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探寻拉尼娜事件对高温干旱的影响及其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是重庆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季节,高温干旱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及长江沿线地区。高温与干旱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持续高温促进重度干旱的形成,而长期干旱也可能导致极端高温的发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冬、春季处于拉尼娜状态,对重庆夏季的高温和干旱有显著影响。弱拉尼娜事件倾向于引发高温,而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更易导致干旱。中部型和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均对重庆夏季高温和干旱产生显著影响。拉尼娜事件影响下的南亚高压偏大、偏强、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之产生的偏大、偏强、偏北,以及高空急流位置偏北,是导致重庆夏季高温和干旱发展的重要环流因素。夏季重庆地区对流层中下层主要受偏弱的西南风控制,结合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脊一槽”格局,形成不利于冷空气南下的气候环境,从而导致包括重庆地区在内的四川盆地长期受下沉气流控制,是重庆地区高温和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
何慧根张驰吴遥李永华杨琴穆玉娇
关键词:高温干旱拉尼娜环流成因下沉气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