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指导乳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美蓝5mL于原发肿瘤上、下、左、右选4点行皮下及乳腺组织注射.5~15min后仔细解剖,根据蓝染标记切除SLN.所有患者行同期根治术,切除SLN与区域清扫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 30例均进行SLN识别定位,活检后经病理检查有2例错误.1例未取到SLN,故SLN的检出率为96.7%;1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88.9%,准确率为93.3%,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1.1%.结论 乳腺癌SLNB目前在国内外仍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扩大与深入将可能取代常规的ALND.
- 王明华赵不非任强常一丁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结活检美蓝
- 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其他手术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53为对照组,采取免疫组化法、Giemsa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两组不同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分析术后Hp感染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免疫组化法、Giemsa染色法和ELISA法H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36,22.502,14.989,均P<0.01)。胃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残胃体/胃底、术后反流、术后3年内容易合并Hp感染。结论在胃部分切除手术中,术后并发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是Hp感染,因此应积极控制Hp感染,降低胆石症发生可能性。
- 任强
- 关键词:胆石症幽门螺杆菌
- 甲状腺结节2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268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共研究268例于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外科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中22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3.8%),其中121例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0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囊性变或腺瘤样增生。恶性肿瘤17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4例(5.2%),甲状腺滤泡癌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30~49岁,均为查体发现。14例恶性肿瘤超声为低回声实性单结节,6例扫描冷结节。其余病例分别为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病。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例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多数。B超为低回声实性单发结节且扫描为冷结节者恶性可能性大。对无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结节性质,争取行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减少良性结节患者不必要的手术。
- 杨学良任强何世伟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病理
- 老年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任强邓放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老年人
-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原因及再手术技巧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了手术治疗51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后,1例患者出现声带麻痹,2例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四肢麻木。结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术中必须小心细致,丰富的经验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 何世伟孙广庆任强张力勃
- 关键词: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并发症
-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6例分析
- 2004年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多数是因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其特点是出血量大,来势凶猛,不易自行止血,由于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均较高,故临床上,大多数外科医生均不主张急诊手术,但在临床工作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急诊行断流术仍然是抢救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生命的一种有效办法。本文介绍了6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断流术的一些体会。
- 任强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肝硬化
- 循证医学在普通外科疾病诊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证医学在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对医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被誉为"21世纪医学新思维"[1]。加拿大著名流行病学专家David Sackett等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
- 杨学良任强
- 关键词:循证医学普通外科疾病诊断教学SACKETT流行病学专家
- 幽门螺杆菌逆行感染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多发原因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HP)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胆石症的影响。方法因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20例,手术治疗后,分别取胆囊黏膜、胆汁。同时取20例胆石症、未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Giemsa染色方法检测胆囊黏膜H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胆汁HP免疫球蛋白(Ig)G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Giemsa染色检测和胆汁HP Ig G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与HP感染密切相关。
- 李彦冬任强丁希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
- 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98例分析
- 2003年
- 绞窄性肠梗阻在腹部外科较为常见,急性肠坏死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严重阶段,目前仍是腹部外科的严重疾病之一.笔者对我院1979-1999年间经手术证实的98例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早期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 任强
- 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
- MS-275与表阿霉素合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和表阿霉素联用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应用MTT法检测表阿霉素单用以及和MS-275联用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P21、P53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MS-275和表阿霉素合用较表阿霉素单用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具有剂量的依赖性。单用表阿霉素可以使P21、P53蛋白上调,MS-275和表阿霉素合用较单用两种蛋白上调更加明显。结论:MS-275和表阿霉素合用较单用能增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性。其机制可能和MS-275预处理使染色质的构象发生改变,加强了表阿霉素诱导的P21和P53的表达有关。
- 邓放王广义任强
- 关键词:MS-275表阿霉素乳腺癌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