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孔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实践探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实践探析"三孔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方法]对我院48例病人施行"三孔法"结肠癌根治术,以218例"五孔法"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孔法"恢复时间少于"五孔法",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同常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相同疗效,而手术更微创化,恢复时间更短。
- 王磊
- 关键词:三孔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微创手术
- 联合检测CRP与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对急性胰腺炎(AP)分类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PCT水平。67例AP患者中,轻型组(MAP)26例,重型(SAP)无感染组21例,SAP并感染组20例。结果2个SAP组CRP水平均高于MAP组,高峰出现于第2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并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其他两组,高峰出现于第7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水平随着感染的控制而明显下降,有助于判断预后。结论CRP和PCT的常规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分类、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 王磊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重型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
- 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4例,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均行肝段叶切除手术。其中41例行左外叶或左半肝叶切除,13例行右肝段切除,19例右半肝切除。其中行高位胆管切开整形28例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5例;行肝断面扩张胆管、肝门胆管分别与空肠作双口吻合7例,U管引流2例和T管引流20例,16例患者手术后道镜取石。本组患者手术后,经过B超、造影检查后有肝内胆管结石残留19例,其中9例患者为左外叶及左半肝结石,8例患者为右后叶及右半肝结石,14例患者为全肝结石。并发的症状为: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9例,膈下感染4例,胆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胸腔积液2例,肝功能衰竭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为患者实施进行肝段叶切除治疗不仅将肝管结石彻底去除,同时也切除了恶变的胆管,彻底的消除了病根,防止了病情复发的可能性,提高了治疗效果。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最好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磊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联合手术
- 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患者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粪便及血清,同时收集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粪便中sIgA含量,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A含量。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肠道内s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33±10vs88±26,P<0.05),两组患者血清IgA含量没有明显差别(1.8±0.9vs1.6±0.3,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时肠道内sIgA含量明显下降,并且这一下降不依赖于血清IgA水平。
- 王磊周建平马宝庆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SIGA
-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7例报告
- 2010年
- 王磊
- 关键词: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综合征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60例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73例成功完成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为四孔法56例,中转开腹31例。术后全组无死亡。术中出血平均为10ml;手术时间15~55min,平均30min;术后住院2~8d,平均3.2d。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 王磊马宝庆白光吴刚曾巍王亮王忠利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三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