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川东北石笋120~103ka BP稳定碳同位素记录与控制机制被引量:7
- 2016年
- 利用川东北梭子洞石笋SZ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高分辨率重建了120~103ka时段的石笋碳同位素序列。SZ2的δ^(13)C变化与该石笋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的长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整体变化趋势上δ^(13)C变化与生长速率相似,反映石笋表面滴水时间间隔影响的CO_2脱气作用和CaCO_3沉积可能是影响SZ2的δ^(13)C长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较短时间尺度上,SZ2的δ^(13)C与δ^(18)O变化基本趋势一致,反映了地表植被类型(如C3/C4植被比例)、植被密度、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洞穴通风效应的变化可能是引起SZ2的δ^(13)C短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 刘淑华黄嘉仪陈琳杨亮陈琼米小建贺海波邓肖敏彭小桃李汉杰周厚云
- 关键词:石笋古气候
- 川东北早全新世降水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岩溶洞穴沉积是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地质材料[1-2]。可以高精度定年和高分辨率釆样的石笋为研究一些短时间尺度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提供了重要信息,如Frappier等[3]发现中美洲伯利兹一支石笋碳同位素很好地记录了1971-2000年南方涛动指数(S0I)变化.
- 马伏枥刘粤峰谢宇彭小桃程珂刘淑华陈琼周厚云
- 关键词:降水变化早全新世川东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南方涛动指数洞穴沉积
- 川东北楼房洞洞穴系统水体元素含量季节变化与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通过对川东北诺水河地区楼房洞洞穴系统水体Ca、Mg、Sr、Ba和U元素含量变化进行为期一年(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的监测,结果发现:(1)各监测点的元素含量变化一般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但不同的监测点之间、不同的元素之间季节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反映了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2)对于2011年9月的强降水事件,河水的元素含量明显受到稀释作用影响,而洞穴内水体尤其是池水的元素含量变化明显较弱,这反映了洞穴上覆地层对外部降水事件的缓冲作用,特别是洞穴内池水由于存在更复杂的影响机制,其对外界的降水事件的响应最不敏感;(3)在所有监测点,Sr含量和Sr/Ca比值变化均表现出冬春季节相对较高而夏秋季节较低的特点,可能反映了水岩相互作用和大气沉降活动是影响Sr含量和Sr/Ca比值变化的主要机制。这对该地区岩溶洞穴沉积中的Sr含量(或Sr/Ca比值)和87Sr/86Sr比值作为研究大气粉尘活动和冬季风强度变化指标的观点给予了支持。
- 贺海波刘淑华杨亮汤静米小建陈琼陈琳黄嘉仪杨琰周厚云
- 关键词:岩溶水
- 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对国内外有关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石笋)稳定碳同位素值(δ^(13)C)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介绍了影响石笋δ^(13)C值变化的因素(如植被(包括植被类型和生物量效应)、土壤过程、大气CO_2、岩溶地下水水文(包括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水-岩相互作用和先期碳酸盐沉积等)),同时介绍了一些模型研究中对影响石笋δ^(13)C值的某些具体气候环境因素(如滴水快慢或时间间隔、通风强度、地下水流动路径等)进行的定量评估.综合1992—2017年对洞穴石笋δ^(13)C值的研究成果,指出洞穴内滴水的CO_2去气作用可能是影响石笋δ^(13)C值变化的关键机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 周厚云刘淑华彭小桃程珂陈琼米小建黄嘉仪贺海波杨亮陈琳邓肖敏
- 关键词:古气候环境
- 微量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漠全新世气候波动——以萨拉乌苏流域DGS1层段为例被引量:15
- 2015年
- 选取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滴哨沟湾剖面全新统(DGSl层段),结合微量元素与测年分析结果,探讨了该地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结果表明,P、V、Cu、Zn、Sr、Ni、As、Cr、Pb属于易迁移一较稳定元素,其含量在沉积相中主要呈现为古土壤〈沙丘砂〈湖沼相,Co、Rb、Nb、Ba、C1、Zr属于稳定一惰性元素,主要呈现为古土壤〉沙丘砂〉湖沼相,说明沙丘砂是冬季风主导下的沉积,古土壤和湖沼相是夏季风主导下的沉积。以Rb和Sr两种元素在垂向上峰谷交替的变化特征为依据,将DGSl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分为升温期(11000-10130aB.P.)、大暖期(10130-6590aB.P.)、降温期(6590-3760aB.P.)和寒冷期(3760-0aB.P.)四个阶段,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萨拉乌苏河流域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下的结果。
- 牛东风李保生王丰年陈琼舒培仙温小浩陈敏
-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微量元素全新世气候变化
-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滴哨沟湾剖面D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被引量:20
- 2016年
- 分析滴哨沟湾剖面全新统DGS1段的粒度数据,认为流动沙丘砂、泥炭、砂质古土壤、古固定-半固定沙丘砂到湖沼相和次生黄土的颗粒总体上变细,分选变差。结合腹足类动物化石和湖沼相地层中石英砂粒表面电镜扫描,认为DGS1粒度结果实际上是全新世以来多次冬夏季风的交互演替过程的气候-地质记录。据此,将DGS1粒度信号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分为4个阶段——全新世早期好转期、全新世鼎盛期、大暖期向寒冷期转变波动期和降温不稳定的沙漠化频繁变化时期。
- 舒培仙李保生牛东风王丰年温小浩司月君陈琼
-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新世毛乌素沙漠
- 川东北大气沉降中水溶态重金属元素及来源分析
- 潘晨光周厚云陈琼贺海波汤静
- 南岭东部水源洞过去700年石笋氧同位素变化与气候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亚洲季风区内石笋氧同位素组成(δ18O)的气候环境意义解读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争议。通过比较近期石笋δ18O记录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气候变化信息,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信息。本文高分辨率重建了南岭东部石笋δ18O记录。该记录变化趋势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我国南方地区小冰期以来旱涝灾害频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该石笋δ18O记录变化可能与夏季风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密切相关。根据该记录,对南岭东部地区最近700年以来的夏季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 杨亮陈琳黄嘉仪陈琼林可刘淑华米小建沈川洲周厚云
- 关键词:氧同位素夏季风小冰期
- 北京石花洞大气沉降水溶态重金属研究
- 2020年
- 为了更好地理解洞穴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控制机制及其气候环境意义,在北京石花洞地区连续采集了12个月的大气沉降样品,用ICP-MS测试了其中水溶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北京石花洞大气沉降中水溶态重金属富集程度高,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不同;各重金属元素的沉降通量和富集因子变化趋势相似。表明这些重金属可能受到多种人为源的共同影响。该地区大部分重金属元素的沉降通量比偏远地区高,但其中Zn的沉降通量与北京城区的相当,仅次于典型工业城市(如布尔萨和唐山),说明石花洞地区大气Zn污染较为严重。
- 米小建彭小桃邓肖敏刘粤峰李汉杰李汉杰陈琼陈琼
- 关键词:大气沉降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
- 川东北狮子洞石笋54~46ka高分辨率δ^(13)C变化与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6年
- 对采自川东北狮子洞的编号SI3石笋(发育时间在54~46 ka)进行了高分辨率碳同位素(δ^(13)C)测试。石笋SI3的δ^(13)C与δ^(18)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夏季风气候控制的地表植被和其他因素如水-岩相互作用、滴水时间间隔和洞穴通风作用等是影响SI3的δ^(13)C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寒冷事件H5发生时SI3的δ^(13)C与δ^(18)O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推测δ^(13)C更早变轻与先期碳酸盐沉积作用减弱有关,可能指示洞穴通风作用和洞外冬季风在H5发生早期就开始减弱,即冬、夏季风在这一时期可能发生了脱耦现象。
- 黄嘉仪陈琳陈琼刘淑华杨亮米小建邓肖敏彭小桃李汉杰周厚云
- 关键词:碳同位素植被川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