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 2015年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各3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94%(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24/33);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仅为3.03%(1/33),较对照组的21.21%(7/33)有显著下降。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不仅可显著改善疗效,还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胡艳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 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ESD术后应激性溃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溃疡面积、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量表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ESD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溃疡面积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岳雅伦黄书亮崔轶李想胡艳艳
- 关键词:兰索拉唑康复新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
- 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内毒素水平、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粪便球杆比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CRP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粪便球杆比异常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能够减轻肝功能损伤,降低内毒素及CRP水平,降低粪便球杆比异常率,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 崔轶张丁冉胡艳艳辛宁
-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微生态制剂内毒素水平肝功能
-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两组,46例常规治疗组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44例研究组接受柳氮磺胺吡啶加用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晕、腹痛)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疾病活动情况(DAI)。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常规治疗组高(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DAI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促进病情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副作用少。
- 胡艳艳
- 关键词:柳氮磺胺吡啶益生菌溃疡性结肠炎
- 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急诊胃镜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急诊胃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止血、肠鸣音复常及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肠鸣音复常、大便潜血转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 胡艳艳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
- 无痛胃镜套扎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套扎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胃镜扎套治疗,观察组行无痛胃镜扎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医师视野总满意度、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视野总满意度为94.44%(85/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4%(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94%(5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套扎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优于常规胃镜扎套治疗效果。
- 胡艳艳
- 关键词:无痛胃镜套扎
-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综合征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ACE术治疗,依据是否发生术后综合征分为两组,通过查阅病例资料、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收集两组基础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9例患者共44例发生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49.44%(44/89);其中恶心呕吐15例(34.09%)、发热8例(18.18%)、肝区疼痛7例(15.91%)、腹胀9例(20.45%)、肝功能损害5例(11.36%);两组年龄、合并肝硬化、碘油剂量、肿瘤大小、Child分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年龄≥60岁、合并肝硬化、碘油剂量≥10 ml、巨块型肿瘤及Child分级B级为影响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发生风险较高,与年龄≥60岁、合并肝硬化、碘油剂量≥10 ml、巨块型肿瘤及Child分级B级关系密切,还需尽早开展针对性干预,减少术后综合征发生。
- 胡艳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