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作品数:15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金属学及工艺 医药卫生 艺术 更多>>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它包括一磁吸附式自动小车搭载平台和一搅拌摩擦焊接机构;磁吸附式自动小车搭载平台包括一支撑车底盘,支撑车底盘顶面设置有一刚性支撑块和多个永磁铁组,支撑车底盘左右两侧安装有一对驱动轮,支撑车底... 史清宇 李晗 王瑞琰 吴建军 朱宇灿文献传递 一种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大厚度板材对接焊接的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两个待焊接的大厚度板材上沿待焊接的边缘开设对称阶梯状坡口,每级阶梯的宽度大于搅拌头半径,高度小于单面焊极限深度,坡口底部板材厚度小于单面焊极... 史清宇 李晗 吴建军文献传递 水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及其作用机制 能源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寻求洁净、储量丰富的新能源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重大问题之一。太阳能的利用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构筑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是利用太阳能合成燃料(如氢... 章名田 苏晓军 李晗 杜昊易关键词:激发态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它包括一磁吸附式自动小车搭载平台和一搅拌摩擦焊接机构;磁吸附式自动小车搭载平台包括一支撑车底盘,支撑车底盘顶面设置有一刚性支撑块和多个永磁铁组,支撑车底盘左右两侧安装有一对驱动轮,支撑车底... 史清宇 李晗 王瑞琰 吴建军 朱宇灿一种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大厚度板材对接焊接的厚板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两个待焊接的大厚度板材上沿待焊接的边缘开设对称阶梯状坡口,每级阶梯的宽度大于搅拌头半径,高度小于单面焊极限深度,坡口底部板材厚度小于单面焊极... 史清宇 李晗 吴建军文献传递 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调控激发态活性 人工光合作用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吸收太阳光进而生成电荷分离态(charge separation state)是利用太阳能生成化学燃料的关键步骤,其中电荷分离态的寿命直接决定了光催化效率的高低。激发态的活性... 李晗 章名田关键词:激发态 水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及其作用机制 能源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寻求洁净、储量丰富的新能源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重大问题之一。太阳能的利用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构筑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是利用太阳能合成燃料(如氢... 章名田 苏晓军 李晗 杜昊易关键词:激发态 文献传递 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收治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前外侧入路手术,对照组采用切断髂胫束直接暴露骨折断端的传统前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为(4.2±0.3)个月,早于对照组的(4.7±0.5)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外侧平台后倾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及平台内翻角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和膝屈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切断髂胫束直接暴露骨折断端的传统前外侧入路相比,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手术更有利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应用。 吴冯胜 徐执扬 李晗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陈蕾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侧入路 髂胫束 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调控激发态活性 人工光合作用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吸收太阳光进而生成电荷分离态(charge separation state)是利用太阳能生成化学燃料的关键步骤,其中电荷分离态的寿命直接决定了光催化效率的高低。激发态的活性... 李晗 章名田关键词:激发态 文献传递 搅拌摩擦焊下压力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在模拟非刚性环境下的验证试验 被引量:9 2015年 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材料固态连接新技术,但FSW在焊接过程中一般会对工件施加较大的下压力,焊接设备和被焊工件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均可能产生变形,使得常规FSW中设定的下压量这一关键参数偏离预期值,无法保证焊接工艺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一套下压力反馈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搅拌头对工件的下压量来调节下压力,使焊接过程中下压力保持稳定。该系统使用一台计算机作为顶层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实时下压力调节FSW设备Z轴的进给。使用该系统在悬空的钢板上焊接6082-T6铝合金平板对接焊缝,焊接过程中工件在下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高达0.931 mm,但所得的焊缝成形良好,沿焊缝方向不同位置的接头的横截面形貌基本一致,其横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高度重合,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为222.8 MPa。结果表明,工件在下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的条件下,下压力控制的FSW系统仍能保证工艺稳定性。 李晗 史清宇 刘瞿 曹雄 朱宇灿关键词:搅拌摩擦焊接 接头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