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明珠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肽水平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肾病
  • 1篇糖尿病病程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同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链脲佐菌素
  • 1篇链脲佐菌素诱...
  • 1篇Β细胞
  • 1篇变化及意义
  • 1篇BAX蛋白
  • 1篇C肽

机构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马璐璐
  • 2篇刘长山
  • 2篇苏绍娟
  • 2篇谭明珠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2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发糖尿病后,均分为2组,川芎嗪治疗组(C组)给予川芎嗪100 mg/(kg·d),糖尿病对照组(B组)和A组每天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100 g体重1 m L,分别于第4,8,12,16周测定血糖和留取24 h尿液测定尿白蛋白定量。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醛糖还原酶活性,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取部分肾皮质病理观察和电镜观察肾脏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果 C组的Bcl-2蛋白表达较B组增多,而Bax蛋白表达减少;C组醛糖还原酶(AR)活性较B组显著下降(P=0.000),虽较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糖、醛糖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电镜下凋亡形态学改变不明显,而B组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组中未见凋亡性改变;B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域扩大,C组病变减轻;16周末,C组24 h尿白蛋白定量较B组显著下降(P=0.000)。结论川芎嗪能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并可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高糖状态使醛糖还原酶过度激活促进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诱导肾小管、肾小球细胞凋亡而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谭明珠刘长山苏绍娟马璐璐
关键词:川芎嗪细胞凋亡糖尿病肾病BAX蛋白
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长短分为1组(病程<1年)、2组(病程1~5年)、3组(病程6~10年)和4组(病程>10年),各50例。患者血糖相对控制平稳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 FBS)、基础C肽( CP0)、基础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 FBS)。然后进行C肽释放试验,分别于服糖后1 h( CP1)、2 h( CP2)、3 h( CP3)取血,测定血清C肽水平。测算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胰岛素敏感指数( HOMA-IS )、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β)及C 肽曲线下面积(C-PAUC)。结果2、3、4组CP0、CP1、CP2、CP3及C-PAUC均下降,与1组相比,P均<0.01;2、3组CP0、CP1、CP2、CP3及C-PAUC高于4组(P均<0.01)。2、3、4组FBS升高,FINS、HOMA-β下降,与1组相比,P均<0.01。2、3组FBS下降,FINS、HOMA-β升高,与4组相比,P均<0.01。结论随着病程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呈降低趋势。
马璐璐苏绍娟谭明珠马少瑾栾守婧刘长山
关键词:糖尿病病程C肽胰岛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