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坚
- 作品数:66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饲料不同蛋白源对泥鳅稚鱼生长性能、体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为研究泥鳅早期苗种阶段的饲料最适蛋白源,以鱼粉(FM)、大豆浓缩蛋白(SC)、菜籽粕(CM)及其1:1:1混合蛋白(MIX)作为蛋白源,评价了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稚鱼生长性能、体...
- 魏砚行燕杰李洋梁骁高坚
- 关键词:泥鳅蛋白源氨基酸组成抗氧化酶活性
- 一种通过种间杂交获得高比例雌性泥鳅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种间杂交获得高比例雌性泥鳅的方法,它是以雌性四倍体泥鳅与雄性大鳞副泥鳅为亲本进行杂交:对雌性四倍体泥鳅、雄性大鳞副泥鳅腹腔注射催产药物,催产12-16小时后,采集雄性大鳞副泥鳅的精巢和雌性四倍体泥鳅的...
- 曹小娟王卫民黄松钱田先畅高坚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台湾泥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子育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湾泥鳅elovl5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elovl5基因在提高台湾泥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提高台湾泥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子育种...
- 高坚曹小娟任天应张倍源
- 高亚麻酸油菜的开发及其在黄颡鱼饲料中的应用
- 亚麻酸(C18:3)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缺乏可将亚油酸脱饱和生成C18:3的脱饱和酶,所以C18:3无法由人体自主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亚麻酸的摄入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也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在鱼饲料、猪...
- 刘云豪高坚郭亮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亚麻酸黄颡鱼
- 一种提高台湾泥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子育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湾泥鳅elovl5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elovl5基因在提高台湾泥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提高台湾泥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分子育种...
- 高坚曹小娟任天应张倍源
- 文献传递
- 两种单色鲤皮肤转录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探究全红鲤(Cyprinus carpio)和全黄鲤的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两种单色鲤的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对体长为(33.42±0.24)cm的全红鲤和体长为(38.75±0.43)cm的全黄鲤皮肤测序,分别获得干净数据(clean reads)为129222850和130869572个;与Nr、Nt、COG、GO、KEGG、Pfam和Uniprot数据库中已知基因进行比对,分别有58782、61490、11468、31206、31581、61385和51805个基因获得注释,7个数据库中均有注释的基因数为8378个;在全红鲤和全黄鲤皮肤中存在48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显著上调1929个,显著下调2893个;取其中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在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获得了部分参与体色调控的基因,包括mitfa、ednrA、wnt7、agouti和mif等;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极显著富集在甘露糖与果糖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途径、碳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酪氨酸代谢等43条通路;对酪氨酸代谢和黑色素合成通路分析发现,与红色素和黄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mif、mif4g、agouti、ednrA和ednrB等显著上调,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tyr、tyrp1、mitfa和wnt7等显著下调;差异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全红鲤和全黄鲤中均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共388673个。研究表明,两种单色鲤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生长和免疫等通路中,获得的转录组信息可为今后锦鲤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功能基因的克隆、编辑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
- 史东杰张强伍仕弘高坚魏东张欣王赛赛孙砚胜姜巨峰李文通杨昊坤
- 关键词:皮肤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代谢通路
- 甘肃省3种裂腹鱼遗传多样性与地理种群分化被引量:5
- 2019年
- 于甘肃省境内长江水系、黄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共8个采样点,采集3种裂腹鱼亚科鱼类——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祁连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和嘉陵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kialingensis)样本294尾,以线粒体Cyt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3种裂腹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与遗传分化情况进行研究。基于NJ和BI法构建的单倍型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黄河裸裂尻鱼构成单系,且具有较高支持率;而嘉陵裸裂尻鱼位于祁连裸鲤的分支内部。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70尾黄河裸裂尻鱼的Cytb基因共检测出2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17和0.00310;132尾祁连裸鲤的Cytb基因共检测出2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19和0.00982;92尾嘉陵裸裂尻鱼的Cytb基因共检测出1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06和0.00233。种群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裂腹鱼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该结果揭示了地理隔离对3种裂腹鱼有显著的阻隔影响,对整体的分化适应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资源保护管理中应当作为不同的单元分别加以对待。
- 娄晋铭张智王太高坚
- 关键词:裂腹鱼CYTB基因种群分化
- 不同饲料维生素C水平对口黑鲈仔鱼生长、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为探究大口黑鲈仔鱼维生素C最适需求量,实验通过研究不同饲料维生素C (VC)含量对大口黑鲈仔鱼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共设计5个实验组,即VC添加量分别为0 (VC0)、200 (VC200)、400 (VC400)、800 (VC800)和1 600 (VC1600) mg/kg。以出膜后11日[体重(1.2±0.3) mg]的大口黑鲈仔鱼为对象,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3周的投喂实验。结果显示,大口黑鲈仔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高,其中VC400组数值最高。通过折线模型分析维生素C添加水平与增重率的关系,大口黑鲈仔鱼饲料中维生素C最适添加水平为421.2 mg/kg。各组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和生长性能基本一致。各维生素C添加组的补体浓度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VC0组,补体C3与补体C4浓度均在VC1600组达到最大值。在溶菌酶含量中,VC400组、VC800组与VC1600组含量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VC0组与VC200组。各组过氧化氢酶活性、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高,均在VC400组取得最大值。各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体内维生素C含量随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丙二醛含量随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420 mg/kg维生素C可以有效提高大口黑鲈仔鱼的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本研究为维生素C在大口黑鲈仔鱼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王知行任兰兰韩潇宇高坚
- 关键词:大口黑鲈维生素C仔鱼
- 甘肃省三条内流河水系鱼类系统发育群落结构及其构建机制研究
- 2020年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甘肃省三条内流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发育群落结构分析的方法探讨鱼类群落的构建机制.结果表明10个采样点中3个采样点鱼类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表现为聚集即环境过滤作用的建群机制,其中2个采样点表现为高寒环境过滤作用,1个采样点为人为干扰形成的水库,作为一种特殊环境过滤作用;除1个采样点仅采集到1个物种,无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外,其余6个采样点鱼类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发散,物种间竞争作用主导群落构建.还讨论了不同建群机制地点的鱼类保护问题,建议在环境过滤作用的地点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在竞争作用的地点要防止外来种引入,从而维持鱼类群落的稳定性.
- 娄晋铭杨婷越王太高坚
- 关键词:内陆河
-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斑马鱼elovl5、elovl2和fads2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作用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究延长酶5(elovl5)、延长酶2(elovl2)和去饱和酶2(fads2)基因在淡水鱼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出斑马鱼elovl5^(-/-)(以下简称E5^(-/-)组)、elovl2^(-/-)×elovl5^(-/-)(以下简称E2^(-/-)×E5^(-/-)组)、elovl5^(-/-)×fads2^(-/-)(以下简称E5^(-/-)×F2^(-/-)组)、elovl2^(-/-)×elovl5^(-/-)×fads2^(-/-)(以下简称E2^(-/-)×E5^(-/-)×F2^(-/-)组)4种突变体模型,并对4种突变体进行大豆油饲料(SO)和亚麻芥油饲料(CO)的投喂试验,研究斑马鱼elovl5、elovl2和fads2在HUFA合成过程中对饲料不同脂肪源的响应。结果显示,在E5^(-/-)组和E2^(-/-)×E5^(-/-)组中,C18PUFA未出现明显累积,而E5^(-/-)×F2^(-/-)组和E2^(-/-)×E5^(-/-)×F2^(-/-)组中的C18:3n-3(ALA)和C18:2n-6(LNA)呈现显著的累积。elovl2、elovl5和fads2缺失后,肝脏elovl4a和elovl4b表达明显上升。不同脂肪源饲料投喂试验结果显示,SO饲料投喂后的E5^(-/-)组DHA含量与野生型(WT)无显著差异,E5^(-/-)×F2^(-/-)组较WT组DHA含量显著降低。然而,CO饲料投喂后的E5^(-/-)组DHA含量较WT组呈现显著升高,E5^(-/-)×F2^(-/-)组与WT无显著差异。fads2缺失斑马鱼去饱和作用受到显著影响,表明,fads2是HUFA合成过程中的必需酶。而elovl2和elovl5缺失的表型可能会被其他HUFA合成途径所弥补。以上结果表明,elovl2和elovl5在HUFA合成中存在基因间相互作用,fads2作为去饱和酶在HUFA合成中必不可少。
- 王玉梅任天应高坚
- 关键词:HUFA相互作用斑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