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伴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及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为该病早期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359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根据有无合并肺癌分为肺结核伴发肺癌者47例和单纯肺结核者312例,描述性分析两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肺结核伴发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单纯肺结核患者52岁。两者在刺激性干咳、胸痛、结核中毒症状方面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肺结核伴发肺癌患者咯血发生率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21,P=0.004)。肺结核伴发肺癌患者影像学CT显示空洞及团块阴影较单纯肺结核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肺结核伴发肺癌患者和单纯肺结核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分别为(12.4±0.4)ng/ml和(4.0±1.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分别为(32.4±1.3)ng/ml和(6.4±0.8)ng/ml。肺结核伴发肺癌患者血清CEA、NSE、糖原211(glycogen211,CA211)、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有吸烟史、糖尿病史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需警惕肺结核合并肺癌可能,需完善胸部CT及肿瘤标志物检则,以减少误诊、漏诊率。
- 钱乐孔钦翔程跃周静婷
- 关键词: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肿瘤标志物
- 发热待查入院患者中布鲁菌病与肺外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发热待查入院患者中,布鲁菌病与肺外结核病(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EPTB)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为临床诊断该类疾病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因发热入院,最后确诊为布鲁菌病患者23例和EPTB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γ干扰素释放试验、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结果布鲁菌病中老年患者占比低于EPTB(34.8%vs 44.7%),两组患者发病病程均较长。布鲁菌病患者出现肝脾肿大的比例高于EPTB患者(χ2=9.438,P=0.002),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低于EPTB患者(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升高,但布鲁菌病患者水平低于EPTB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1,P<0.001)。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下降,CD8+ T淋巴细胞计数均上升,且EPTB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布鲁菌病患者,CD8+ 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布鲁菌病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热待查入院患者中布鲁菌病和EPTB患者临床特征较为相似,容易引起漏诊误诊。但当患者出现发热、多汗、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时需考虑布鲁菌病和EPTB的可能,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能对疾病的鉴别有借鉴作用。
- 孔钦翔程跃钱乐张照如李家斌
- 关键词:发热待查布鲁菌病肺外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