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桐 作品数:44 被引量:23 H指数:1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兼延性破坏特征的栓钉剪力键 本发明涉及栓钉剪力键,尤其涉及一种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兼延性破坏特征的栓钉剪力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兼延性破坏特征的栓钉剪力键,包括栓钉,所述栓钉包括钉帽和与所述钉帽连接的钉身,所述钉身的根部连接有与母材焊接的... 隋莉莉 邱桐 邢锋 周英武 韩宁旭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隐含碳排放研究综述 2024年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的定量研究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建设的关注焦点。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对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的定量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与分析,从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2个方面对样本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共涉及4种类型基础设施的碳排放,具体包括地铁系统(包括隧道和车站)、轻轨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和有轨电车系统。首先对关于碳排放计算的文献的研究方法、目标与范围界定、功能单位和清单数据进行比较,确定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其次,确定并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隐含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最后,讨论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核算标准化提供参考。 陈湘生 陈坤阳 邱桐 邱桐 何秋凤 王雷 王雷 付艳斌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基础设施 生命周期评价 隐含碳排放 影响因素 岩土体孔隙率测量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岩土体孔隙率测量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其中,岩土体孔隙率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岩土体的土样;采用扫描电镜对所述土样进行扫描,获得微观图像;基于所述微观图像的灰度值,确定所述微观图像的阈值范围;在所述阈值范围内按照... 陈湘生 沈俊 包小华 崔宏志 贾金青 梅国雄 邱桐一种双洞密贴顶管形成整体式地铁车站的结构转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洞密贴顶管形成整体式地铁车站的结构转换方法,包括步骤:预制顶管管片构件;开挖基坑,施作顶管始发井和接收井;始发井内吊装顶管机,安装动力设备;吊装左洞、右洞管片构件,进行左洞、右洞管片构件顶进施工;管片构件... 苏栋 陈湘生 王雷 陈建航 邱桐 刘树亚 孙波 李围 何珺 马晓宾 高浩 阳文胜一种盾构刀盘磨损状态的定量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刀盘磨损状态的定量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根据地质条件指标对盾构掘进区间进行分段;结合盾构掘进参数计算刀盘上每把滚刀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实际切削距离;记录各滚刀在掘进区间内的累计径向磨损量;确定各滚刀在... 沈翔 吴九七 苏栋 邱桐 陈湘生 李煜钦 金大龙 姚占虎 袁大军 张亚洲 陈一凡 段铠 徐泽楷一种模拟实际工况下隧道管片错台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实际工况下隧道管片错台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外箱体、内箱体、多个千斤顶、水箱以及监测组件,外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箱体,内箱体的内部填充有土体,且土体内部设置有现浇隧道节段模型,外箱体与内箱体的相对应... 陈湘生 姜政委 包小华 夏长青 朱旻 邱桐 崔宏志一种模块化节点多模态界面传力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节点多模态界面传力测试系统,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节点模态控制装置和节点界面传力测试系统;所述节点模态控制装置包括反力架、至少两个节点固定梁、至少两组螺旋微动杆以及至少两个... 邱桐 饶伟 陈湘生 黄嘉欢 何秋凤 陈坤阳 吴贝钰 郑镇跡一种干式拼接节点智慧监测界面垫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拼接节点智慧监测界面垫,涉及装配式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垫子本体,所述垫子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其相对侧壁的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分析传感器,所述分析传感器与孔洞的大小适配;所述分析传... 邱桐 黄嘉欢 陈捷翎 高坚烨 黄嘉亮 饶伟 何秋凤 陈坤阳 沈俊 陈湘生一种装配式结构节点抗震韧性提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节点抗震韧性提升装置,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包括预制中柱和预制中梁之间的第一拼接机构以及预制中柱底部与底板之间的第二拼接机构;第一拼接机构内部填充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材料表面设置限位钢板,限位钢板表面... 邱桐 陈捷翎 高坚烨 包小华 陈湘生 沈俊地铁地下车站装配式结构施工受力特征监测分析 2025年 为解决地铁地下车站装配式结构质量与尺寸大、施工工况多,极易导致结构的变形和应力集中造成的损伤问题,基于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分布式OFDR技术,对地下装配式结构侧墙内部连续空间的应变进行监测,探索侧墙、顶板、相邻块的拼装,以及车站顶部回填土在多种施工工况下对侧墙内部变形特征的影响;量化分析不同施工工况对侧墙应变场与弯矩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探究多种施工工况对侧墙结构中部与端部弯矩的贡献度,总结地铁地下车站装配式结构高风险点对应的施工工况。研究结果表明:1)侧墙在拼装与顶部回填土阶段呈现较明显的压弯效应,顶部回填土施工阶段为装配式侧墙结构的最不利工况。2)支撑倒换与侧壁回填工序会增大侧墙结构的弯矩,平均增幅分别为42.8%与19.3%;顶部土体回填期间,B1、B2侧墙最大弯矩分别较前一阶段增长510%、252%。3)侧墙两端与中部弯矩随拼装与回填土工况的进行而不断增大,产生明显弯曲效应。顶部回填土阶段对中部、顶部、底部的弯矩平均贡献度分别为70.4%、69.4%、55.1%;由于上部回填土对侧墙弯矩贡献度最大,回填土施工阶段需要关注上部回填土压力对拼装车站侧墙结构受力的影响。 洪成雨 林楷哲 饶伟 陈湘生 陈湘生 张斌 邱桐 贾科关键词:地铁 地下车站 装配式结构 受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