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农户专兼业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案例
- 2024年
- 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对于增加农户可持续收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了解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农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可持续地提高农户收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基于对福建省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t回归分析模型,定量研究农户专兼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较高,但主要以兼业的形式参与;(2)户主年龄、农户家庭人口对农户专业、兼业参与乡村旅游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劳动力数量、乡村旅游资源情况、村庄区位等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比较收益与收入风险是农户选择乡村旅游参与模式的主要考虑因素,引导农户专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关键在于平衡好乡村旅游的收益和风险。
- 安然郑小敏苏玉卿黄秀娟
-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户影响因素
- 基于合作办学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 2022年
- 探索并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样本,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的需要,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专业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构建并实施了涵盖1个培养目标、2套培养方案、3个专项组织管理和4个强化建设重点的“1234”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直面挑战,“危”中寻“机”,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专业建设和扩大学院声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张荣霞郑小敏邱容机王柳云
-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从物态、心态和行为层面对安溪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溪县茶文化旅游意识,茶文化旅游产品形象、功能和文化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茶文化旅游意识、确定茶文化旅游产品定位、打造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增加茶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等对策。
- 郑小敏
-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产品
- 基于IPA分析法的安溪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被引量:10
- 2015年
- 随着慢旅游、养生旅游理念的盛行,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新风尚。在对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营销等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IPA分析法分析安溪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从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参与性,增加茶文化旅游文化内涵;打造茶庄园旅游品牌,开展多元联合营销;完善茶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茶文化旅游综合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旅游氛围等4个方面提出安溪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郑小敏修新田洪小燕纪金雄
-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IPA分析法
- 低碳旅游示范区关键技术应用探讨
- 本研究通过对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区关键技术利用的总结,提出旅游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选择关键技术应遵循规划指导制定技术战略、根据景区性质选择侧重范畴、借鉴已有经验利用主要技术及争取相关支持促进合作共赢的建议。
- 郑小敏陈培磊
- 关键词:低碳旅游示范区
- 文献传递
- 低碳旅游示范区关键技术应用探讨
- 本研究通过对首批低碳旅游示范区关键技术利用的总结,提出旅游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选择关键技术应遵循规划指导制定技术战略、根据景区性质选择侧重范畴、借鉴已有经验利用主要技术及争取相关支持促进合作共赢的建议.
- 郑小敏陈培磊
- 关键词:旅游产业环境保护
- 文献传递
- 旅游者对滨海民宿的消费偏好及支付意愿——基于选择实验法分析
- 2025年
- 分析旅游者对滨海民宿的消费偏好与支付意愿,是提升滨海民宿服务品质、推进海洋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选择实验法设计问卷,使用福建滨海旅游者的调查数据,运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旅游者对滨海民宿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发现:旅游者对滨海民宿属性有显著的偏好,由高到低依次为滨海景观、特色设施、区位、民宿风格、房东、价格;超赞房东属性与特色设施属性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在滨海景观同等条件下,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超赞房东、有特色设施的滨海民宿;异质性方面,月收入越高的旅游者更愿意选择滨海景观、文化特色型的民宿,靠近景点或在景区内的民宿更容易受到中青年旅游者的青睐;旅游者愿意为有滨海景观、特色设施的滨海民宿支付高价,对其他属性的支付意愿排序为景点便利、自然风格型、超赞房东。由此建议滨海民宿发展应营造滨海景观、融入文化特色;借力滨海景点,定制特色设施;培养超赞房东、重视主客互动。
- 苏玉卿郑小敏林萍萍付建华
- 关键词:旅游者消费偏好支付意愿
- 混合学习理论视角下微课在高校教学应用模式初探——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本研究在对微课概念、核心内容、类型及混合学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构建了包括教学设计先行、前置微课资源导入,微课教学视频辅助,微课资源巩固与反馈等四模块的微课在高校课堂的应用模式;并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提出旅游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资源的侧重点。
- 郑小敏
- 关键词:教学应用模式混合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