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贤
- 作品数:41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草药降低红细胞聚集作用探讨
- 1996年
- 中草药降低红细胞聚集作用探讨△李国贤赵子余鄢毅杨香生李明袁景珊曾庆骅张庭玉*聂荣庆*佘运初**李冰芳***(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中草药药理试验红细胞聚集降低作用兔粘度测定法为筛选降低红细胞聚集(RedCelAggre-gai...
- 李国贤赵子余鄢毅杨香生李明袁景珊曾庆骅张庭玉聂荣庆佘运初李冰芳
- 关键词:中草药药理红细胞聚集
- 575种中草药体外抗栓溶栓作用探讨被引量:7
- 1995年
- 通过575种中草药体外抗栓和溶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抗栓率非常明显高于阿斯匹林(ASA)抗栓率(61.53%)的中草药有12种(P<0.01),类似于ASA的197种(P>0.05);溶栓率非常明显高于尿激酶1(UK1)溶栓率(91.28%)的中草药有5种(P<0.01),类似于UK1的119种(P>0.05),类似UK2溶栓率(99.83%)的104种,提示从中草药中发掘有抗栓、溶栓作用,而副作用小的天然药物大有可为。本研究提示,选用有一定标本的A型人血作为血源,对体外血液学实验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 李国贤赵子余袁景珊辛建英鄢毅李晴张庭玉聂荣庆李冰芳王庆延
- 关键词:中草药抗栓作用溶栓作用
- 血液粘滞综合征血液流变学诊断软件
- 作者通过20余年的临床血液流变学研究,发现并提出了血液粘滞综合征(Blood Viscosity Syndrome,BVS)假说。此文介绍了为什么要捉出BVS假说,假说的主要观点、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loodHyperv...
- 李国贤
- 关键词:综合征流变学同病异治
- 文献传递
- 浅谈血液黏滞综合征假说被引量:1
- 2003年
- 李国贤
- 关键词:假说血液流变学
- 修改国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设想
-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的研究,不仅在国际上是一个突出而热门的研究领域,而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可是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近20年没有修定,此不但不能适应今天高科技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活血化瘀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提出修改国际血瘀证诊...
- 李国贤谢建祥吴锐鄢毅
- 关键词:活血化瘀
- 文献传递
- 活血补肾调免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1年
- 李国贤鄢毅李晴吴锐王缨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液粘滞综合征与血瘀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7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液粘滞综合征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方法 :12 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血瘀证组 89例 (轻 11例、中 35例、重 4 3例 )和非血瘀证组 32例 ,另设 ,健康对照组 4 0例 ,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血液粘滞综合征的分类分级。结果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 (P <0 .0 5~ 0 .0 1) ,表现为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凝指标 (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体外血栓干重 )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血瘀证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凝指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 (P <0 .0 5~ 0 .0 1)。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粘滞综合征可表现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血液高 -低粘滞综合征、血液低 -高粘滞综合征。血瘀证患者血液粘滞综合征主要表现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和血液高 -低粘滞综合征 ,血瘀证患者的血液粘滞综合征的积分值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 (P <0 .0 1)。慢性肾衰竭血瘀证的分度与血液粘滞综合征的分级呈正相关 (r =0 .92 ,P <0 .0 1)。结论 :慢性肾衰竭血瘀证患者处于高凝、高聚、血栓前状态。慢性肾衰竭血瘀证患者血液粘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BHS、BHLS。慢性肾衰竭血瘀证及其分型与慢性肾衰竭?
- 王缨李国贤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瘀证血液流变学
- 红细胞聚集性研究进展
- 1996年
- 血液是一种血细胞悬浮于血浆的胶体溶液,是属于非牛顿液体。血液中血细胞的浓度较高(红细胞压积达40~45%),血细胞是粘弹性体,不仅具有流变性质,而且血细胞之间有相互聚集的能力。血浆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胶体溶液,血浆中不仅有脂质、无机盐等,还有各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些都构成了血液流变学研究的复杂性。
- 陈官英李国贤鄢毅杨香生李晴
- 关键词:血液红细胞聚集性
- 目征与肺功能
- 1993年
- 目征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发现总结出来的,作为血瘀证的一项新体征,对诊断血瘀证有重要意义,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关注。为探讨目征的机理,本文特对目征与肺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1)目征包括7项,设积分值在20~29、30~39和40分以上分别为目征轻度、中度和重度。(2)国际血瘀征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标准。1.2 临床资料:以目征为标准,随机选择68例患者为观察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7.1岁,其中“
- 肖甫媛李国贤
- 关键词:肺功能血证病理
- 血瘀证目征的现代化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完善血瘀证目征肉眼计分方法,并编制以血瘀证目征为主的血瘀证定量诊断方程。方法 对544例(非血瘀组261例,血瘀组283例)患者目征改变,采用计算机色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运算编制目征定量诊断血瘀证判别方程,对382例(非血瘀组97例,血瘀组285例)患者进行验证,计算血瘀证目征计算机判别方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目征计算机积分及肉眼积分,采用百分位法计算正常参考值。结果 目征各观察指标与血瘀证有正相关性,目征计算机计分方法的特异度83.5%,诊断敏感度89.8%,准确率88.2%,正确指数0.733。计算机目征积分与肉眼积分两种方法在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肉眼计分方法的正常参考值<15分。结论 目征计算机判别方程对血瘀证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肉眼积分方法仍被证实可用于血瘀证诊断。
- 吴锐谢建祥赵凤达李国贤
- 关键词:血瘀证目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