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志鹏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角膜
  • 4篇人角膜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人角膜上皮
  • 3篇上皮
  • 3篇视网膜
  • 3篇综合征
  • 3篇网膜
  • 3篇疗效
  • 3篇角膜上皮
  • 2篇蛋白
  • 2篇眼眶
  • 2篇眼眶骨
  • 2篇眼眶骨折
  • 2篇眼前段
  • 2篇人角膜上皮细...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视神经

机构

  • 20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20篇闫志鹏
  • 8篇宋秀君
  • 7篇张筠
  • 7篇赵平
  • 6篇张晓融
  • 6篇卞小芸
  • 4篇周忠友
  • 4篇江新利
  • 3篇刘晓坤
  • 3篇卞晓芸
  • 3篇孙海燕
  • 2篇杨新吉
  • 2篇黄晓瑛
  • 2篇张洁
  • 1篇祁晓君
  • 1篇郝莉莉
  • 1篇王建仓
  • 1篇孟毅飞
  • 1篇张胜娟
  • 1篇吴香丽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眼科研究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眼科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亚麻酸治疗兔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γ-亚麻酸治疗实验性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方法烧灼兔睑板腺开口制成蒸发过强型干眼模型,将3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组给予γ-亚麻酸灌胃治疗,用药前后定期进行SchirmerⅠ试验、角膜虎红染色,并观察泪膜破裂时间、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变化。用药5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角膜、结膜中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兔SchirmerⅠ试验滤纸湿长、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增加(P<0.01)、角膜虎红染色分值下降(P<0.01)、泪液中IL-6质量浓度下降(P<0.01)。ICAM-1在治疗组角膜、结膜上皮无表达或弱表达,在对照组有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γ-亚麻酸通过对抗细胞因子的作用减轻蒸发过强型干眼眼表的炎症反应,对干眼有治疗作用。
宋秀君庞润晖张晓融卞小芸闫志鹏
关键词:Γ-亚麻酸干眼炎症细胞因子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脉络膜厚度(CT)的相关性,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62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会诊的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2例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组人群的黄斑中心凹下、鼻侧和颞侧CT与CRP水平以及性别、是否吸烟、BMI等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量化CT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黄斑中心凹下、鼻侧和颞侧CT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CRP水平与平均CT呈显著负相关(P<0.01)。对照组CRP水平与平均CT无显著相关性(P>0.05)。2组性别比、是否吸烟和BMI等潜在影响因素与平均C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RP水平与CT变化的相关数据有助于揭示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潜在病理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视角。
张元卿吴浩赵丁翟宇闫志鹏张筠孙海燕
关键词:脉络膜厚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C-反应蛋白
P63及k19标记人角膜缘干细胞特异性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比较P63及k19在标记人角膜缘干细胞相对特异性的高低。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63及k19在人角膜中央上皮细胞及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在人角膜缘干细胞P63少量表达、k19大量表达;角膜中央上皮细胞P63基本没有表达、k19仍有少量表达。结论P63作为人角膜缘干细胞标记物的特异性高于k19。
卞小芸吕伟宋秀君张晓融闫志鹏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P63
泪液中溶菌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2的检测方法在干眼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测定干眼患者和正常人泪液中溶菌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的含量,为临床干眼的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干眼症患者36例(72眼),其中非干燥综合征患者21例(42眼),干燥综合征患者15例(30眼)。正常人26例(52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快速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被选人群泪液中溶菌酶和TGF-β2的含量。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t检验),并对检测到的泪液中TGF-β2浓度与SchirmerⅠ试验值及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微量快速比浊法检测到正常对照组、非干燥综合征组、干燥综合征组患者泪液中溶菌酶含量,分别为(12.274±1.313)μg/ml和(8.294±1.235)μg/ml及(8.446±1.113)μg/ml,两组干眼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以上人群泪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含量进行检测,分别为(41.518±21.304)pg/ml、(14.123±12.095)pg/ml和(4.022±8.668)pg/ml,非干燥综合征组及干燥综合征组泪液中TGF-β2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以测得的SchirmerⅠ(mm)试验值及BUT(s)值为横坐标(X),以检测到的泪液TGF-β2的浓度为纵坐标(Y),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干眼组泪液TGF-β2浓度与SchirmerⅠ试验值及BUT均呈正相关。结论使用微量快速比浊法检验泪液中溶菌酶含量在临床诊断干眼症中有意义,并具有标本用量少、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适合低浓度酶液检测等特点。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能够有效检测泪液中TGF-β2的表达。泪液中TGF-β2浓度与SchirmerⅠ试验值及BUT呈正相关,表明检测泪液中TGF-β2的含量对于辅助诊断干眼症是可行的。
郝莉莉闫志鹏宋秀君
关键词:干眼干燥综合征泪液溶菌酶转化生长因子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制备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治疗组于伤后1h开始给予EGb7610.05ml(100mg/kg)球后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伤后3d、7d、14d、28d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视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各组视神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阳性细胞和Bcl-2/Bax的变化。结果3d、7d、14d及28d,对照组和治疗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3d、7d、14d及28d治疗组Bcl-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7d治疗组Bax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14、28d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EGb761能降低视神经组织iNOs、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率,抑制RGCs细胞凋亡,对视神经有保护作用。
孙海燕卞晓芸吴香丽刘晓坤张筠闫志鹏
关键词:视神经银杏叶提取物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大鼠视神经挫伤后生长相关蛋白的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挫伤后视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作用。方法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及rhEPO组(视神经钳夹+rhEPO),于损伤后1d、4d.7d、14d和28d对各组视网膜及视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视神经GAP-43的活性。结果rhEPO组较损伤组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明显减轻;在损伤后4d和7d两组间损伤远端GAP-4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d和28drhEPO组损伤远端GAP-43表达较损伤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rhEPO对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可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与视神经纤维再生修复。
刘晓坤罗钢闫志鹏赵平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生长相关蛋白-43促红细胞生成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去势雄兔干眼模型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的改变及局部雄激素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去势雄兔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改变和结膜、泪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局部应用雄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干眼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干眼组和治疗组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制作干眼模型。分别于去势前和去势后1、2、3、4、6、8、12周检测各组S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虎红染色;测定去势前后血清睾酮含量;同时应用光镜进行结膜、泪腺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治疗组去势后4周给予3%睾酮点双眼。结果实验6周后治疗组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与干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应用睾酮治疗对血清睾酮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组泪腺及结膜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去势后雄兔睾酮水平明显低下是造成干眼的原因之一,局部雄激素治疗对该型干眼有效且对全身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王建仓卞小芸宋秀君周亚莉张晓融闫志鹏
关键词:雄激素干眼模型病理学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搜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完整的问卷调查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照相。调查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年限、空腹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治疗史。结果糖尿病发病率为27.9%(307/1100)。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升高、>10年的糖尿病病史和胰岛素治疗病史与DR的发生率增高有关(P<0.05)。结论该研究证明了空腹血糖高,>10年的糖尿病病史和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DR。
闫志鹏张筠孙海燕刘晓坤孟毅飞卞晓芸赵平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角膜上皮FasL蛋白的表达
2006年
目的研究FasL蛋白在正常人角膜缘上皮基底层和其他层细胞的表达特性,并探索提高离体角膜移植片FasL蛋白表达的实验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正常人角膜缘上皮基底层细胞与其他层细胞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将角膜移植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保存于含有200μg/ml强力霉素的D-X角膜保存液中,另一组保存于不含强力霉素的D-X液中,于4℃静置24h后使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角膜上皮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角膜缘上皮基底层细胞FasL蛋白的表达强度为119.39±9.97,高于其他层细胞FasL的表达强度(85.71±8.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经强力霉素处理的(123.74±11.01)与未经处理组(122.59±10.63)角膜上皮FasL蛋白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asL蛋白在人角膜上皮增殖、分化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体外提高角膜植片FasL蛋白表达的实验方法得到中性实验结果,但仍为临床角膜移植、降低排斥率提供了思路。
宋秀君张洁卞小芸张晓融闫志鹏
关键词:FASL强力霉素角膜上皮
眼眶骨折的综合评分方法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后将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评价损伤程度,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依据眼眶骨折的临床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确定性好,有一定区别性,相互独立的评价指标,选取眶壁骨折、眼球凹陷、眼肌嵌顿、骨折错位4项指标,分别按4级进行量化综合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项指标综合评分后各分值级别发生率行正态性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分值级别行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现损伤程度的不同。结论眼眶骨折综合评分方法量化眼眶骨折的损伤程度,为眼眶骨折处理方案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周忠友赵平刘宏亮闫志鹏江新利
关键词:眼眶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