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惠农
- 作品数:25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脑梗死的诊治
- 2004年
- 朱蕴杰龚坚钱惠农
- 关键词:儿童外伤
-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例,分析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受伤方式等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痊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2例。精神障碍与入院时GCS无关,额颞叶损伤并发精神障碍多见,受教育程度与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受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
- 钱惠农王有刚龚坚
- 关键词:颅脑损伤病理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8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王有刚龚坚黄武吴智远钱惠农王明海朱蕴杰
- 关键词:显微手术疗效
- 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颅脑外伤后椎-基底动脉痉挛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椎 基底动脉 (V BA)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对 2 8例重型脑外伤 (GCS 3~ 8分 )和 2 6例轻、中型脑外伤 (GCS 9~ 15分 )患者在伤后 2周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研究其与颅内压 (ICP)、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及预后 (GOS)等的关系。结果重型脑外伤组V BA在受伤当天血流速度即明显加快 (P <0 .0 5) ,伤后第 3天到达峰值 ,12天以后恢复正常 ;而轻、中型脑外伤组仅在伤后第 2天有血流速度加快。重型脑外伤组 6 0 .7%的患者发生椎 基底动脉痉挛 (V BAVS) (流速≥ 6 0cm s) ,轻、中型脑外伤组为 15.4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V BAVS组患者预后不良率 (GOS≤ 3)为 6 1.9% ,而无V BAVS组患者为 15.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颅内压与颅内血管流速无明显关系 (P >0 .0 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V BAVS的比例很高 ,V
- 钱惠农龚坚刘志平支颖耿晓增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颅脑外伤
- CT灌注扫描检测脑挫裂伤组织的血流变化
- 2014年
- 目的:研究脑挫裂伤组织的血流变化。方法:对31例脑外伤患者通过普通CT检查发现的脑挫裂伤病灶,分3个部位进行研究:出血核心区、周围低密度区、外围密度正常区,并选取挫裂伤对侧半球镜像区脑组织作为对照,进行CT灌注扫描,分析脑CT灌注参数: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并以局部脑血流量<0.15 ml/(g·min)作为严重缺血的阈值,分析3个区域的脑灌注值及严重缺血发生率。结果:普通CT检查共发现42处脑挫裂伤,从挫裂伤出血核心区到外围密度正常区脑灌注呈阶梯状逐步升高,出血核心区和周围低密度区脑灌注较对侧镜像区明显降低(P<0.05)。出血核心区全部发生严重缺血,低密度区严重缺血发生率为59.5%(25/42),密度正常区未发现严重缺血。结论:脑挫裂伤病灶区脑灌注明显降低,出血核心区和周围低密度区容易发生缺血坏死。
- 钱惠农王健王有刚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脑挫裂伤脑血流
- 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刘志平曹音钱惠农陈芷若
- 关键词: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椎动脉基底动脉
- 动脉瘤栓塞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各自的适应症、优缺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117例,其中手术治疗81例,血管内治疗36例。结果手术治疗组治疗结果为优者78例(96.2%),中度残疾2例(2.6%),死亡1例(1.2%)。血管内治疗组出院时治疗结果为优者33例(91.7%),中度残疾1例(2.8%),死亡2例(5.5%)。结论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 王明海龚坚王有刚吴智远钱惠农杨劲松黄武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血管内治疗
- 改良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脑外伤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标准外伤大骨瓣的切口、骨瓣进行改良,用于6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 按GOS评分,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良好40例,中残5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脑嵌顿、颅内感染.结论 改良外伤大骨瓣是治疗重型脑外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钱惠农王有刚姜峰
-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手术
-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 2000年
- 分析手术治疗 39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 17例 ,颈内一后交通动脉瘤 15例 ,大脑中动脉瘤 5例 ,大脑前动脉瘤 2例 ,均采用翼点入路和显微手术。结果疗效优 36例 ,良 1例 ,差 2例 ,无手术死亡。认为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时机 ,采用显微技术 ,充分的术中降压和脑回缩 。
- 龚坚黄武王有刚吴智远钱惠农王明海陈健
- 关键词: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翼点入路手术死亡
- 经颅多普勒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可靠性。方法对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同时行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DSA发现大脑中动脉(MCA)26条痉挛,其中TCD检出21条,DSA未证实有痉挛的MCA中,TCD检出4条痉挛,TCD诊断MCA痉挛的敏感性为80.8%,特异性为94.6%,MCA痉挛程度越重,TCD敏感性越高。DSA发现基底动脉(BA)18条痉挛,其中经TCD检出13条,DSA未证实有痉挛的BA中,TCD检出4条痉挛,TCD诊断BA痉挛的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87.5%。DSA发现椎动脉(VA)28条痉挛,其中经TCD检出20条,DSA未证实有痉挛的VA中,TCD检出6条痉挛,TCD诊断VA痉挛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91.7%。结论TCD诊断MCA、VA、BA痉挛有较高的可靠性。
- 钱惠农曹音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诊断脑血管痉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